【】崔颢写完《黄鹤楼》名声大噪,连李白都竞相模仿

本文分享和黄鹤楼 李白。希望大家喜欢。

【题解】 黄鹤楼是登临游览的胜地,崔颢题诗表达了吊古怀乡之情。 前四句写登临怀古。昔日的仙人已乘黄鹤离开了,此地只空余一座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再回来,朗朗碧空千百年来只有白云悠悠。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楼,一段美丽的神话传说,几分繁华与热闹逝去后的失落与惆怅。诗人围绕黄鹤楼的由来反复吟唱,似脱口道出,语言俗白,却一气呵成,文势贯通常的登临化为追古抚今的慨叹,白云千载,遐思悠悠。 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眼前美景如画,内心乡愁难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是形象而直观的描绘: 晴朗的大地,远方汉阳的绿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上,萋萋芳草如茵。开阔的视野,生机勃勃的明媚风光,作为远景衬托出黄鹤楼远眺汉阳、俯瞰长江的挺拔气势。“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即景生情,薄暮的柔美与思乡的幽怨交织在一起: 黄昏的雾霭悄悄地在江心聚集,乡愁也在诗人的心中涌起; 江面水气氤氲,乡愁依附在缥缈的烟波中。日暮烟波与悠悠白云相照应,形成一个悠远渺茫的意境。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但并不遵守七言的格律,不讲究平仄对偶,全诗笔随意转,情感真挚而气势奔放; 诗中的物象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起伏曲折,使诗的意蕴丰满而自然。诗中巧妙地嵌进地名,山川风物更觉具体可感。 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他题诗,他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羽《沧浪诗话》 评: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 为第一。” 【全诗】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①昔人:指传说中的神仙。一说是三国时蜀费文祎在这里乘黄鹤登仙境; 一说是仙人王子安乘黄鹤经游此地。黄鹤楼因此而得名,诗的前四句隐括了这些传说。黄鹤楼旧址在武昌黄鹤矶上,背靠蛇山,俯临大江,为游览登临胜境。②悠悠: 自由自在飘乎浮荡的样子。③历历: 清晰分明的样子。汉阳: 在武昌西北,与黄鹤楼隔江相望。鹦鹉洲: 在黄鹤楼东北的长江江流之中。④乡关: 即乡城,指诗人的家乡。 【诗大意】 登仙的古人早已驾着黄鹤飞走,这里白白留下一座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再回返,唯有飘浮千载的白云萦绕楼头。远望阳光下的汉水,历历在目的是汉阳树;再放眼汉阳的西南,芳草茂密的是鹦鹉洲。天色已晚,我的故乡在哪里? 烟波浩渺,使我不胜忧愁。 【鉴赏】 有一个传说出于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 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传说大概出于好事者的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 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 “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 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 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 羽《沧浪诗话》谓: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 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历代屡废屡兴, 今重建之楼较旧时高出一层,更增气势雄伟。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 鹤过此(见《齐谐志》); 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 《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 仙人跨鹤,本属虚无,今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 难再、古人不可见之憾; 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 表现世事茫茫的感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 有的感受,情真意切,气象苍莽阔大。 此诗前四句似脱口而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 “黄鹤” 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人急忙读下去,无 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本属律诗格律之大忌; 诗人自己也好象忘记了 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你看: 首联 的五、六字并排“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 这样的三平调(也为律诗所避忌)煞尾; 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 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 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 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明知而不顾。 艺术上任何规律都可以因为获得更美的效果而突破。这正如《红楼梦》 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 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 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 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文以气为主”,前人的名言, 也许可以在这首诗中得到一种别解。 诗的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 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格局 上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 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 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 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 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 “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 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 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 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 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 境界上前后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 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 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 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 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 草生兮萋萋。”诗中“芳草萋萋”之语亦借此而逗出结尾乡关何处、 归思难禁的意思。末联以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 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 “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李白仿学崔颢此诗,崔颢此诗是否也有借鉴呢?有。俞陛云《诗 境浅说》、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皆以为崔诗格调出自沈佺期《龙池篇》, 沈诗前四句云:“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池开天汉分黄道, 龙向天门入紫微。”可见,文学艺术总是有所继承发展的,青出于蓝、 后浪淹没了前浪的现象是很普遍的。总之,正由于崔颢此诗艺术上推 陈出新,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点评】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载,崔颢“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崔颢此诗竟使李白这位诗仙敛手罢作,因此也被评为唐诗压卷之作,如严羽云:“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沧浪诗话》) 唐人第一,倒未必为定评,但此诗气势雄浑,节奏明快,在思古之悠情中,引发故土之思的深沉情绪,读来令人有余音绕梁、一唱三叹之致,确是一首好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崔颢写完《黄鹤楼》名声大噪,连李白都竞相模仿

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