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和月下独酌李白。希望大家喜欢。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诗共四首,这是第一首。本诗是李白在对现实极度失望、心情非常苦闷的情况下,借月酒寄托情志的诗。诗人在现实中到处感受到的是丑恶、庸俗,小人卑鄙,而知己难遇,孤寂难耐,但诗人的心情是炽热的,追求光明的希望并没有破灭。在一个不能入眠的月夜,他为了消遣愁情,捧着酒壶来到了月下花前,自己独酌,愈觉孤独寂寞。人间的黑暗他看到的太多,在这里也找不到知己,但是把眼光移向当头的明月,再看一看月下自己的身影,咦,原来也并不孤单:举杯邀明月对饮,又有身影伴饮,来一个三人同醉,岂不更好!诗人这时举杯劝月,把酒予影,幻想当场破灭,原来明月不懂得饮酒,身影乃是自我的异化。虽然如此,中天明月还是可以寄情的良伴,会饮不能,且来与月、影作醉后的同歌共舞。诗人恨憾自己在人间不能与明月永久相共,期望有一天自身能高登云汉之间,与明月各忘其我,永远结为忘情的好友,不再分散。这首诗可分为三段。头四句为一段,写孤独中幻想月、身、影三人共饮。中间的六句为一段,写幻想既灭情况下的苦中作乐,歌送月去,舞乱形影。最后四句为一段,写与大自然同归的未来幻想,实际是无边失望中一点慰藉。
这首诗的最突出的特点是用外在的形象的存在,显示了内在的没有自身形象的孤独感。一个人的内心愁苦就自身感觉来说是具体的,但由于它是一个内在的情致,它本身又是无形的东西,要使其见诸形象表现,谁也无法直接把来示人,因为它只能依附人的动作,托系人的语言,并在动作、语言所及的对象世界中得到观照。李白的孤独感在本诗中托附于花、酒、月、影、舞多种对象条件,生动可感地体现出来了。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越孤寂,在自然环境里想交结的对象就越多;他在这些对象身上寄托的越多,对现实的冷漠感也就越重。一个人在他要与自己身影及当头明月交朋友的时候,正是以无可奈何的行为证明,生活中的知己太难求了!所以,李白这幅春宵月下行乐图,完全是用他自己孤愁的心泪染成的,空寂氛围中的我、月、影“三人”,是一样的悲苦,一样的孤独,一样的虚幻,不论是“醒时”和“醉后”,只有不能销愁的“我”身,是永远的、真实的存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李白《月下独酌》全诗鉴赏,诗意解析和阅读理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