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髡知才日荐七贤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大臣叫淳于髡。他是赘婿出身,身高不满七尺,滑稽多辩,但是,却很有智慧,又善于识别人才。齐威王在稷下招揽学者,任他为大夫。他曾用“一鸣惊人”的隐语进谏齐王戒淫乐和长夜之饮,亲理政事,振作图强。又与邹忌论政,支持其改革。楚攻齐,他求援于赵,使楚王主动撤退。后来到魏国游说,魏王欲任淳于髡为卿相,他辞谢而去。
齐宣王执政后,为了巩固其政权,加强统治,期望得到大批人才为其出力,因淳于髡素来以善于识人著称,就让淳于髡为其推荐。淳于髡接受任务后,竟然在一天之内就向齐宣王推荐了七个贤士。齐宣王对淳于髡一次能找来这么多的贤士很是不能理解,不敢放心使用。于是齐宣王向淳于髡问道:“我听说人才十分难得,千里之内能选择一个贤士就是相当多的了;百年之中,出现一个圣人就是很难得了;你怎么竟在一天之内就可以向我推荐七个贤士呢?看来天下的贤士太多了。平时大家的传闻也不可尽信啊。”
淳于髡对齐宣王说:“君主,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同类的鸟儿总是集在一起的;同类的野兽也是一道行走的。比如要找到柴胡、桔梗这些草药,你若是到洼地去找,那是一辈子也找不到的;可是如果到黍山、梁父山北面去找呢,那就可以车载而归。天下的东西都是同类相聚的,人也是如此。我淳于髡总算是一个贤士吧,你让我去挑选贤士,正像到河边去汲水、用火石取火一样容易。我还准备再给大王推举一批贤士,何止这七个人呢?”
齐宣王听后非常高兴,明白了淳于髡之所以能够在一日之内向自己推举七个贤士,关键在于他善识人才。因此不但重用了他找来的七名贤士,而且命令淳于髡继续去寻访贤士。
过了一段时间,淳于髡果然又给齐宣王找来一批贤士。这些人各有所长,又是各地知名的贤士、学者,接纳了这两批贤士后,齐国果然国威大震,齐都也成为各国闻名的文化之都、学者之都。
【小故事大道理】先识人而后知人
淳于髡通过平常与各方贤士的接触交往,了解掌握了他们的贤德才能。所以,一旦需要,便能一日荐七贤。人才毕竟是一种客观存在,能否发现他们,能否合理使用他们,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关键在于领导者能否爱惜人才、尊重人才,是否认识到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所以说,用人首先是识人,识人就要具备识人之慧眼,就要知人之情况。
一个单位需要的各种人才固然十分重要,但善于识别人才的领导者更加难得。古人所说“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关推荐文章:「中国名人故事」姑布子卿识别赵襄子 姑布子卿识别赵襄子 春秋时期,姑布子卿是当时鉴别人才的能手。一次,他应邀去赵简子家做客。 在快到赵简子家时,姑布子卿看到一个小男孩在路边搬石块砌小小的城墙,旁边有一张帛,帛上仿佛是一座小城堡的草图。姑布子卿惊讶了一阵子,才去了赵简子家。 赵简子带着孩子们出门迎接姑布子卿。姑布子卿随便问了孩子们几个问题。 之后,赵简子问:“他们才能如何?” “没有能当上将军的。” “那赵家将要灭亡吗?”赵简子禁不住担心了。 姑布子卿想了一想,问:“还有其他孩子吗?” 赵简子说:“还有一个叫毋恤。”就叫人去找他。 姑布子卿说:“可能就…「中国名人故事」元世祖用郭守敬治水 元世祖用郭守敬治水 中统三年,元世祖忽必烈召见中书左丞相张文谦,商议兴修水利的事宜,需要任用水利人才。张文谦推荐说:“要用熟悉水利,巧思绝人的智者。”接着谈到了他巡视河南、河北一带时的所见所闻,并带回了一名叫郭守敬的年轻人,此人知识渊博,精通地理,熟知天文,熟悉水利,思想精巧,超过常人,对所到之处的地形、水系都仔细勘察,了如指掌,提出的水利方案合情合理,令人赞叹不已,耳目一新,刮目相看。 郭守敬,出生在天文水利世家,他聪明好学,年轻时学问就超过祖父郭荣。张文谦带着29岁的郭守敬觐见元世祖。元世祖让这位年轻人畅所欲言…「中国名人故事」赵匡胤以细节评判人才 赵匡胤以细节评判人才 赵匡胤起于草莽,兴于行伍,周围武人居多,身边缺少能规划天下、崇文兴礼的人才。加之五代时期,世风堕落,很少出有品德、有才能、有学识的治世之才,所以赵匡胤初得天下后十分爱惜人才,对臣下优厚,绝少滥杀,并注意从下层选拔优秀的人才。 赵匡胤备有一个小记录本,用于对臣僚的考察与了解,不论是朝中官员还是地方官员,只要有一才一行可取者,不问资历和级别,都默默记下来,等到某部门缺少官员时,就翻开记录本,从中选用。赵匡胤对那些职位高而无真实才能的官吏,多处以无实际执掌的散闲之官,而品位低下的官员,只要有突出的才…「中国名人故事」武则天重用狄仁杰 武则天重用狄仁杰 曾经严厉镇压政敌、弊政颇多的武则天,也十分重视使用贤才。武则天思贤若渴,她曾经多次下诏求贤,要求京官九品以上者和各州长官每人推荐一名人才,而且要求必须是真正的人才,不能弄虚作假。 武则天 为求得贤才,武则天先后颁布了《求贤制》《搜访贤良诏》《求访贤良诏》三篇诏令。她反复说明:过河得用舟船,盖房须待栋梁,天子治理国家,必须依靠一大批能干的文臣武将。她多次向大臣们说:我唯恐那些杀猪捕鱼的人中有贤才被埋没,山泽园林里有贤才被遗弃,望各州长官都要举荐一名贤才。 正是由于武则天大力提倡和鼓励举荐贤才,宰相大…「中国名人故事」蔡邕对王粲礼遇有加 蔡邕对王粲礼遇有加 王粲是“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个人。他早熟早慧,少年时代便博览群书,才思出众,文笔极好,过目不忘。因此,小小年纪便声名远扬。 王粲13岁时来到长安,在长安,有一个文官蔡邕,人称蔡中郎,博学多才,文笔细腻,生性儒雅,慷慨好施,礼贤下士,是一个人心归向的大名士。尽管时局动荡不安,但蔡邕的府邸依然门庭若市,从早到晚上门求见和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以致门前的道路,常常被来访客人的车马所堵塞。 这天,王粲也去求见蔡邕。当时蔡邕的府上宾客盈门,高朋满座,蔡邕正与来宾们席地而坐,谈笑风生。这时,只见一个家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名人故事」淳于髡知才日荐七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