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围魏救赵(避实就虚,化被动为主动)

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军事人才辈出。庞涓、孙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相传二人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一个事魏,一个事齐,且各为其主,战场相逢,斗智斗勇。

魏惠王仿效秦孝公,要找一个商鞅式的人才,于是用重金招徕天下人才。当时有个叫庞涓的魏国人前来求见,向魏惠王讲了些富国强兵的道理。魏惠王听了挺高兴,就拜庞涓为大将。

于是庞涓天天操练兵马,先从附近几个小国下手,一连打了几次胜仗,后来连齐国也被他打败了。从那时起,魏惠王更加信任庞涓。庞涓便开始张狂起来,但他知道,他的同学孙膑,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远在自己之上。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能高于自己,影响了自己的地位,便把孙膑骗到魏国,施毒计将孙膑致残,剜去孙膑的两个膝盖骨并在他的脸上刺上字,企图使孙膑既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为了留住性命,以图复仇,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后来逃到齐国。

齐国大将田忌听说孙膑是个将才,把他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也正在改革图强,同孙膑谈论兵法后,见孙膑不仅熟谙兵法,而且对指挥作战有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对孙膑的军事才能深信不疑,只恨没早点见面,便拜孙膑为军师。

孙膑

公元前353年,魏惠王为了报失去中山国的旧恨,便想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之时趁机将中山国强占,庞涓认为中山国不过是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如直接攻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了旧恨又一举两得。魏王听从庞涓的建议,踌躇满志,以为宏伟的霸业从此开始,于是立即调拨五百辆战车,命令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国相赠。齐威王应允,任命田忌为元帅,孙膑为军师,率领一支8万人的军队去救援赵国。

当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进军赵国邯郸,以解赵围。孙膑制止,对田忌说:“要解开乱麻,不能用蛮力强拉硬扯;要排解打斗的纠纷,不能手持武器帮着击刺把自己也卷进去。要避开其强势,直接攻击其空虚部位,利用形势迫使他们不得不停止,自然便解决了。现在魏国和赵国互相攻打,精锐部队必然都在外面战斗,而留在国内的都是些老弱残兵。将军不如率领军队直接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占据魏国的交通要道,攻打魏国防备空虚的地方,那么魏国必然会放弃赵国,回军来救。这样齐军既可以救赵,又可以调动魏军跋涉奔走,趁魏军疲惫之时一举击败魏军,不但可解赵国之围而且也能坐享魏国疲惫之师的利益。”

田忌依计而行。果然,庞涓得知魏都被围的消息,十分慌张,在攻下赵都邯郸后,顾不得部队的休整和喘息,被迫留下少数兵力留守邯郸,抛弃辎重,急忙率领轻车锐骑,昼夜不停地回救大梁。庞涓这样做,虽是出于无奈,却犯了兵家大忌!庞涓仓皇回救大梁,早已在孙膑的意料之中,他在魏军回师的必经之地桂陵设伏。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军战于桂陵,齐军以逸待劳,士气旺盛,如同猛虎下山,魏军长途跋涉疲惫,溃不成军,很快,疲惫不堪的魏军就被打得大败!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得以解决。后来,魏国被迫与齐国议和,并且将赵国都城邯郸归还给赵国。

【悟在当下】避实就虚,化被动为主动

“围魏救赵”变攻坚为击虚,变被动趋战为以逸待劳,变击敌有备为出其不意,比直趋邯郸参战确实高明得多。它的基本思想是趋利避害、机动歼敌。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像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

生活中也是这样,有的时候以硬碰硬并不是好的方法,只需避实就虚,改变一种方式就能达到以逸待劳,化被动为主动。这样做事往往会变得轻松顺利,也避免消耗过多的精力。

相关推荐文章:「中国古代智谋故事」郑庄公韬光养晦(以守为攻,后发制人) 郑庄公韬光养晦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来妻子,因为她娘家姓姜,丈夫的谥号是武,所以人们就叫她武姜。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兄弟两个,生庄公时武姜难产,受到惊吓,所以给他取名叫寤生(就是难产的意思),并从心里很讨厌庄公。 姜氏偏爱共叔段,想立他为王,她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 等到庄公继了位,武姜为共叔段请求将制这个地方作为封邑。庄公回答说:“制这个地方是非常险恶的城邑,虢叔就死在这里,除此以外,别的城邑我都照您的吩咐办理。”于是,武姜就要了京。庄公让共叔段居守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大叔。 因为京这个地方的规模太大,与…「中国古代智谋故事」蒯通以狗自喻救己命(巧言避祸) 蒯通以狗自喻救己命 汉高祖从讨伐陈豨的军中归来,到达京城,见韩信已被处死,又是高兴又是怜惜,问道:“韩信临死时说了些什么?” 吕后说:“韩信说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策。” 高祖说:“蒯通?那家伙是齐国的说客。”于是下令捉拿蒯通。 蒯通被抓来后,高祖问:“你教唆过淮阴侯谋反吗?” 蒯通回答说:“是的,我原本教过他。他不采纳我的计策,所以自寻死路,落得如此下场。倘若他采纳我的计策,陛下怎么能够杀掉他呢?” 蒯通 汉高祖发怒说,“煮死他!” 蒯通说:“我真冤枉啊!” 汉高祖说:“你唆使韩信谋反,有什么冤枉?”…「中国古代智谋故事」翟璜忠言顺耳谏文侯(“忠言顺耳”亦利于行) 翟璜忠言顺耳谏文侯 “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派大将乐羊讨伐小国中山,不久便攻占了中山国。魏文侯决定将中山之地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并向大臣们说出了自己的决定。他有些得意地问群臣:“众爱卿,你们看朕是怎样的君主?”心中暗想,这些大臣们还不得夸我是个仁君哪。果然,大殿之上只听得一片“大王是仁义的君主”的颂扬声。魏文侯听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不料,就在这一片赞扬声中,大臣任座却站了出来,说:“大王,您得到了中山,为何不分封给您弟弟,却要分封给您的儿子呢?这样还怎么能说是仁义的君主呢?” 魏文侯一听此话,火冒…「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展喜止攻(善用对方弱点展开进攻) 展喜止攻 齐孝公想要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公元前634年,鲁国和莒国在洮地结盟,齐孝公便拿这作为借口攻打鲁国西部边境。 鲁僖公得到齐军要来攻打的消息,派了大夫展喜带着酒肉粮帛去慰劳齐军。名为慰劳,实际是叫展喜说服齐孝公退兵。 展喜知道齐孝公之所以要攻打鲁国,目的在于继承齐桓公的霸业。而齐桓公之所以能够称霸诸侯,在武力征服的同时,总是打着“尊王”的旗号,即以尊重周王室为号召。所以,如果以周朝先王之命去说服齐孝公,定能成功。 展喜赶到边境犒劳齐军,齐孝公却以挑衅的口吻问展喜:“听说齐军压境,鲁国人害怕了吗?” 展喜说:“那…「中国古代智谋故事」优孟衣冠(选择说话时机和方式) 优孟衣冠 优孟是楚庄王时期得宠的一位伶人。相国孙叔敖发现优孟虽然出身地位卑贱,但绝不是那种阿谀奉承的势利小人,因而非常尊重优孟,把优孟看作知心朋友。 孙叔敖病重时对儿子说:“我虽然贵为楚国的相国,但一生廉洁奉公,没有给你留下多少财产。我死后,将来遇到困难,就去找优孟吧!他是我最知心的朋友,只有他才能帮助你。” 过了几年,孙叔敖的儿子果然非常贫困。后来他找到优孟,请求帮助说:“我父亲临死时嘱咐说,万一生活实在过不下去了,就来找您,父亲说只有您是他的知心朋友,才会帮助我。”优孟问清了他的住处,接济了他一些钱。以后,优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围魏救赵(避实就虚,化被动为主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