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侃出计解城围
北魏孝昌三年,雍州刺史萧宝夤占据关中反叛,自称齐帝,尚书仆射长孙稚奉命前去征讨,华阴伯杨侃随军出征,被委任为镇远将军、谏议大夫,为长孙稚的行台左丞,不久又传任通直骑散常侍。
长孙稚率军队行至弘农安营扎寨,其后召集部属商讨作战事宜。杨侃知道叛军据险守关,强攻难以奏效,主张智取。他援引旧朝战例,并为长孙稚分析军事形势。他说:“当年曹操与韩遂、马超对阵,各自据守关隘,长期相持不下,难分胜负,这并非是他们各自的才智、勇气、谋略以及算度相类似,而是因为山河险峻,地形复杂,形成天然屏障,易守难攻,他们都无法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战胜对方。现在叛军固守潼关,占尽了地形险要的优势,即使当年能征惯战的曹操再世,也难以施展才华。”
杨侃建议:“我军必须向北攻取蒲坂,再飞舟渡河向西岸,这样兵士没有了退路,背水一战,只有拼死向前才能杀出生路,如此则士卒必然人人奋勇,争相搏杀。叛军见此奋勇之师,必然恐惧而不敢接战,那么华州的围困就可以不战而解。潼关守敌一旦听说华州之围已解,必会惊恐而望风逃散,溃不成军。如此,则各州城相继平定,而长安不久即可解围。如果我的计策可以采纳,请准我领兵为先驱,率先迎敌。”
仔细地听过杨侃的建议,长孙稚沉思了一阵,又犹豫起来,他说:“叛军薛惰义已围困了河东,薛凤贤又保有安邑,我军受阻长期停驻在虞坂一带,不能前去平定叛军,计策虽好,但我仍担心叛敌人多势众,相互呼应,恐怕难以奏效,故心存疑虑,难下决断。”
杨侃听长孙稚分析敌情,知道情势严峻,长孙稚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杨侃自有破敌良策,他说:“宗正珍孙本是军伍中的一个武夫,因巧遇机缘而得以晋升发达,其实并无德能,他只可被人驱使,而不能指挥驾驭他人,一旦被授予主帅的重任,指挥三军作战,必然神迷意乱,不知所措。如此庸才,只知力拼,不善智取,哪能抵挡围城的贼军呢?他不能克敌制胜,自在情理之中,不能以此推断敌军实力。另外,河东郡的治所在蒲坂,西面靠近黄河,郡中百姓多在东面。薛惰义驱赶壮勇西行围困郡城,父老妻儿都留在原址,如果我军逼近此地,必使叛军方寸大乱,他们挂念家室,人人思归,则郡城的围军自然散去,不战就能克敌解围,这岂不是明明白白的事情吗?”
长孙稚听杨侃讲得头头是道,分析得合情合理,于是采纳了他的计策,命令自己的儿子长孙彦率领骑兵与杨侃一道从弘农渡河北进。杨侃又出一计,命令手下四处张贴告示,向大家告示:“现在我军驻扎此地,等待步军到来后一起发动攻击,同时观察各村的人心向背,然后再决定采取何种行动。若肯于归顺的,待我军中点燃烽火,也马上举烽火响应,表示已经归降;若不举烽火响应,即为不肯归降,我军到后就要大开杀戒,荡平村庄,以犒赏三军。”各村百姓见到告示,互相转告,深夜,不管是真归顺还是假归顺,见军中点火,都纷纷点起火来。一夜之间,烽火绵延达几百里。围城的叛军见此壮观景象,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怕生出意外,恐惧中四散逃归,各奔东西,薛惰义弹压不住,见军队溃散,只好只身逃走。
随后,长安之围顿解,杨侃的计策获得了成功。
【悟在当下】避实击虚,避强击弱
避实击虚、避强击弱是战争中常用的一种谋略。孙子曾作过形象的比喻,他称用兵的法则像流水一样,水流动起来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那么用兵应是避开敌人防守坚实的地方而攻击其空虚薄弱的部位。所以,用兵作战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定的形态,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可以称之为用兵如神。
善于避实击虚是一门艺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尽量避开对方的长处,以自己的优势痛击对方的劣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杨侃出计解城围(避实击虚,避强击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