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智谋故事」诸葛亮骂死王朗(唇枪舌剑,直指要害)

诸葛亮骂死王朗

《三国演义》中有“武乡侯骂死王朗”的故事。

蜀汉丞相诸葛亮兵出祁山北伐,魏主曹叡派大将军曹真迎战。战前,军师王朗对曹真夸口说:“来日阵前,老夫只需用一席话,保证那诸葛亮拱手来降。”

当时两方军队在祁山下,排列成阵势,三通战鼓以后,军师王朗骑马从阵中跑出,魏兵大叫:“请对阵主将答话!”

只见蜀兵战旗分开,从中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一人,羽扇纶巾,正是丞相诸葛亮。

王朗拍马走近,拱手施礼,说:“久闻先生大名,今日有幸相会。先生既知天命,识时务,为何缘故兴无名之师?”

诸葛亮答道:“我奉皇帝诏命讨伐叛贼,怎么会师出无名呢?”

王朗说道:“上天有变数,祭祀上天的皇帝也有变化,皇位应该属于有道德的人,这是必然的规律。自从汉桓帝、汉灵帝以来,天下大乱,黄巾军起义纵横中原,袁术在寿春建国号,袁绍在邺城称王,刘表占据荆州,吕布想吞并天下,国家危机,百姓遭难。是我太祖武皇帝曹操扫平天下,席卷全国,八方百姓一心归顺,并非依仗权势取得,实在是上天的眷顾。魏文帝有文武全才,效法舜受禅于尧,取代汉献帝继承皇位,这难道不是上合天意、下顺民心吗?今先生有才学、怀大志,常自比管仲、乐毅,为何不仿效伊尹、周公,反而故意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呢?难道你没听说过: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吗?如今我魏国大军百万,良将三千,你们腐草的荧光,怎赶得上当空的明月?先生如今可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还可以得到封侯的地位。这样就会国家安定,百姓免遭战乱,这难道不好吗?”

阵前魏国的士兵听了,纷纷大声叫好。

只见诸葛亮在车上哈哈大笑,他说:“我以为汉朝的老臣一定会有高超的见解,谁料到竟说出这样无耻的话来!我有一句话,请诸位听清:汉朝自从桓帝、灵帝开始衰弱,国家连年战乱,又遭旱、涝天灾。董卓、郭汜在朝廷作乱,贼寇在四方残害百姓,汉朝皇帝被劫持、逃难,无辜百姓被杀戮,弃尸荒野。这都是因为朝廷之上,狼心狗肺之辈,纷纷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竞相掌权。我了解你王朗的来历,你祖居东海边,举孝廉做官。本应该辅助朝廷,治国兴邦,你却帮助盗贼篡位,助纣为虐!大逆不道,不忠不孝。你的罪恶深重,天理不容!全国百姓恨不得吃你的肉!今天幸好我在,辅佐刘皇叔,在西川继承汉朝统治,是天意不绝我大汉王朝!我奉皇帝诏命讨伐叛贼,率领正义之师。你本是一个善于阿谀奉承的大奸贼,只配缩头藏身,苟延残喘,混碗饭吃,还竟敢在两军阵前大谈什么上天规律?你这白毛老贼,杂毛匹夫马上要死!归到九泉之下,我看你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地下的二十四位汉朝皇帝呢?”

谁知,诸葛亮话音刚落,那王朗听罢,大叫一声,口吐鲜血,一头摔到马下,气绝身亡。

后人有诗赞扬诸葛亮说:“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悟在当下】唇枪舌剑,直指要害

这段演义故事写得可谓绘声绘色。

王朗在论辩开始时,是以天数有变、识时务者为俊杰为论据,阐述汉朝自桓帝、灵帝以来,战乱、灾荒不已,曹操平定战乱,万众归心,曹丕代汉,是天命所归。你诸葛亮既然是有才能的人,就应该投降我魏国,还能得到封侯的官位,目的在于劝说诸葛亮投降。

诸葛亮则以忠孝为论据,驳斥了王朗的天数有变的论据,指出国家连年战乱,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朝廷上奸臣当道,无德无能,以致国家危机,百姓遭难。正像你王朗原是汉朝老臣,本应匡扶汉室,你却投靠曹操,与其一同篡位,助纣为虐,成为不忠不孝的老贼。然后诸葛亮树立了自己的论点,自己正是奉天讨贼,伸张正义,并得出结论:你这乱臣贼子,活着全国人恨不能吃你的肉;死了也没有脸面去见地下汉朝的二十四位皇帝!在这里,诸葛亮不仅彻底驳倒了对方的天命论,而且论证了自己的汉朝衰微人祸论,伸张讨贼正义。最后指出王朗死有余辜——连死去都不会好受。诸葛亮的辩锋如投枪,直刺王朗要害。

相关推荐文章:「中国古代智谋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夺气攻心,让对手心服口服) 诸葛亮七擒孟获 三国时期,刘备死后,诸葛亮扶助刘禅即位,历史上称为蜀汉后主。 当时,益州郡有个豪强雍简,听说刘备死去,就杀死了益州太守,发动叛变。他一面投靠东吴,一面又拉拢了南中地区一个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叫孟获去联络西南一些部族起兵反抗蜀汉。 诸葛亮 经过雍简的煽动,太守朱褒、越牂部族酋长高定,也都纷纷响应。这样一来,蜀汉几乎丢了一半土地,怎么不叫蜀汉着急呢? 但当时蜀汉刚遭到猇亭大败和先主死亡,顾不上出兵。诸葛亮一面派人和东吴重新讲和;一面奖励生产,兴修水利,积蓄粮食,训练兵马。过了两年,局面稳定了,诸葛亮决定发…「中国古代智谋故事」诸葛亮以信治军(守信不失,诚信待人) 诸葛亮以信治军 魏明帝率军亲自征伐蜀国,驾车直达长安,任命司马懿为魏军主将,督领张迁的雍州、凉州劲旅30多万,秘密行军,直奔剑阁。诸葛亮当时在祁山屯兵,所带兵马只有10多万,其中有4万人因服役期满,需要退役还乡。在这关键时刻,一旦这4万人离去,本来便处于劣势的蜀军无疑将会雪上加霜。怎么办? 蜀魏两军力量悬殊极大,两军对峙,战事一触即发。 蜀军参佐以下的人都认为敌人势力强盛,本方力量匮乏,没有一定兵力支援难以制胜。因此有的将领向诸葛亮建议:延期服役一个月,待战事结束后再让老兵们退役还乡。 诸葛亮果断地说:“我统兵作战…「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公子突设计破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公子突设计破敌 春秋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周朝虽存天子之名,却无天子之实权,只是一具政治空壳。公元前8世纪,郑国在诸侯国中势力渐渐强盛起来。强大起来的郑国,很想在中原有所作为,进一步奠定其在诸侯中的地位,但戎人的不时侵扰,成为困扰郑国发展的障碍。 当时,在今天河北卢龙和山西交城、平陆一带,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被统称为戎人。戎人士兵在数量上虽然比中原各国要少得多,但作战勇敢,敢打敢冲,战斗力很强。他们平时以部族为单位,作战时联合成一个群体,以步兵为主,机动灵活,时聚时散,常常侵入中原。当时,由于戎人的部落位置都集…「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将相和(辨清利害再行动) 将相和 战国时期,群雄争霸,纷纷自立为王。七雄各占一方,其中以秦国最为强大。秦昭襄王曾设计用十五连城换和氏玉璧,实际上是要以强凌弱欺负赵国。赵国蔺相如足智多谋,舌战强秦,完璧归赵。回国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廉颇听说后怒气冲冲。回想自己连年南征北战,蔺相如只不过是凭借着口舌之辩,况且他未经过大战却官居自己之上,因此廉颇怨气冲天。 一天,有门客进来报告说:“蔺相如赴宴,街上人民高声欢呼丞相,非常荣耀啊!”廉颇闻听气往上撞,心想:何不拦住去路好好羞辱他一番。于是率领仆从来到大街上,将人马一字排开在蔺相如必经的要道上。蔺相…「中国古代智谋故事」暗度陈仓(奇正相生,出奇制胜) 暗度陈仓 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咸阳。势力强大的项羽也随后进入关中,逼迫刘邦退出关中。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刘邦脱险后,不得不率部退驻汉中。为了麻痹项羽,刘邦接受了张良的计策,退走时,将汉中通往关中的用木材架在悬崖峭壁上的几百里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再返回关中。这样,既便于防御,又能迷惑项羽,让他以为刘邦真的不打算出师逐鹿了,以松懈项羽的防备。 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06年,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出征之前,韩信就命令周勃等带领大队人马去修复已被烧毁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诸葛亮骂死王朗(唇枪舌剑,直指要害)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