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文化之生肖龙故事

十二生肖文化之生肖龙故事:

节日里,我们与龙共舞。龙带给中国人的,多是欢乐。作为象征着吉祥昌乐的灵兽,在中国人的节日里,龙自然不可缺少。中国的民俗节日中,有不少与龙有关。这些节日的活动丰富多彩,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散发着清新的乡土气息。我们不妨走进这些传统节日,感受龙带给我们的欢乐。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汉族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中国道教有“天官当令是上元”的说法,据说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上元之夜家家要点灯庆贺,因而这一天又称“灯节”。

东汉明帝信奉佛教,他要求宫廷、寺院在上元之夜“燃灯表佛”,又命士族、百姓一律挂灯敬佛。于是,灯节逐步演变成了汉族民间的盛大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本与龙无关,但在元宵节中,舞龙灯的活动必不可少。早在宋代,就有了龙灯。吴自牧在《梦梁录》记载了南宋城中的龙灯:“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蜿如双龙之状。”和今天的龙灯不同,这里的龙灯是静止的。不过,南宋时也有由人舞弄的龙灯,大词人辛弃疾便写下了“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词句。到了明清两代,舞龙灯之风更盛。清康熙时李振声《百戏竹枝词》中即有“龙灯斗”诗云:“屈曲随人匹练斜,春灯影里动金蛇。烛龙神物传山海,浪说红云露爪牙。”

清嘉庆姚元之所作《竹叶亭杂记》中说到皇家园林圆明园中舞龙灯的情形:“今圆明园正月十五日,筵宴外藩,放烟火,转龙灯。其制人持一竿,竿上横一杆,状如顶字。横竿两头,系两红灯,按队盘旋,参差高下,如龙之宛转。少倾则中立,向上排列‘天下太平’四字。”不仅皇家喜爱舞龙灯,百姓也不例外。清道光年间《沪城岁事》载:“游手环竹箔作笼状,蒙以绤,绘龙鳞于上,有首有尾,下承以木柄旋舞,街巷前导为灯牌,必书‘五谷丰登’,官清民乐。”《清稗类钞》则描述了晚清宫廷灯节中舞龙灯的情形:“十五日为灯节,夜悬各灯,或如鸟兽,或如花果,悉以白纱制之,上加彩绘。有一灯为龙形,约长十五尺,支以十竿,太监十九执之,又一监在前执一灯球,取龙珠之意。”这种风俗依然流传至今。

舞龙灯并非是灯节才有,大凡节日,如春节、中秋以至各种庙会都有此项活动。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龙是吉祥瑞兽,人们用灯模拟龙的形象,无非是取其吉祥除崇的含义。

如果要考证起来,舞龙灯的前身应当是汉代的“鱼龙漫衍”之戏。据《汉书·西域传赞》载:“遭值文、景玄默,养民五世,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强盛。……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之”。

唐人颜师古注云:“漫衍者,即张衡《西京赋》所云“巨兽百寻,是为漫衍”者也。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西京赋》云“海鳞变而成龙”,即为此色也。他的说法来源于《汉官典仪》,所说的鱼化龙的表演似属于杂技中的“幻术”,而“体长八丈”之龙,很可能就是类似龙灯的经人耍弄的龙模型。

若是想要直观的形象,我们可以看看山东沂南北寨村东汉晚期画像石墓中室东壁上的乐舞百戏石刻。画面的场面与颜师古注中的说法有所不同,可能属于另外一种形式。戏中之鱼形体硕大,明显系人工制作;鱼左侧有人单腿跪地,以右肩负鱼,鱼右侧有二人站立,均以右手举鼗鼓摇动,后面一人的左手似在持鱼的尾部。鱼的前面为一四足奔跑之龙。龙双角、鳞身、双翼、长尾,背上负一大圆口双耳瓶;瓶上立着一份扮演羽人的小孩,双手持一带羽葆的长幢耍弄。龙前一人,左手持短梃,右手持鼗鼓向龙摇动;龙后一人,左手持鞭,右手亦持鼗鼓举摇,气氛热烈异常。从画中龙的身材和姿态分析,它应是由马扮装的,犹如今天的化装马戏。同一画面中,还有龙车之戏。画面为三匹扮装成双角、双翼、鳞身之龙形的马拉戏车飞奔,戏车带有方舆;御者头戴巾,坐于式上,左手持六辔,右手扬鞭;车箱中心树起一面大建鼓,建鼓上部竿子的顶端设一方板,板上有小儿倒立,动作十分惊险;车箱中更有四人奏乐,其声若闻。联想起汉代祈雨仪式中造土龙令人围而舞之的场面,我们推测,鱼龙之戏应当来自于祭祀巫术中祀神、娱神的表演形式。

人们在节庆之时舞龙灯,主要是为了增添节日的气氛,寻求欢乐。贫苦的百姓幻想舞龙灯能带来好运,富贵豪门则主要是为了享乐。

巴金先生在小说《家》中,用他那妙笔描写了民国初年四川豪门烧龙灯的恶作剧:“龙灯随着锣鼓声进来,停在二门外的大天井里。大门已经关上,免得外面的闲人混进。锣鼓不住地响着,龙灯开始舞动了。这条龙从头到尾一共有九节,是用竹条编扎成的,每一节,中间插着蜡烛,外面糊了纸,画上鳞甲。玩龙灯的人便拿着下面的竹竿,每个人持一节。前面另有一个人持着一个圆圆的宝珠。龙跟着宝珠舞动,……活像一条真龙在空中飞舞。旁边的锣鼓声正好像助长了它的威势。爆竹声忽然响起来,空中现了火花。龙乱舞着,像发了怒似的。鞭炮开始往龙的身上落,它不住地往左右两边躲闪,又像受了惊似地在空中乱跳。锣鼓响得更厉害了,就像那条受了伤的龙在呼啸一样。……几个轿夫拿着竹筒花炮在旁边等了一些时候,便轮流地燃放起来,把花炮对着玩龙灯的人的光赤的身上射。龙开始发狂了,它拼命往下面滚,来迎接花炮里射出来的金花。它抖动着。人们只看见它的身子在滚。那般玩龙灯的人有着结实的身体,有着坚强的腕力。后来花炮烧得更近了,他们毕竟有着人的血肉的身体,受不了剧烈的痛,他们终于忍不住痛,逃开了。这样一来那条威武地飞动着的龙就被肢解了,分成了九段。每个人拿着一段四处奔逃,彼此不相呼应了。龙的鳞甲已经脱落,身子从头到尾,差不多都烧成了一个空架子”。

龙在金钱与权势面前,就是这样一种被污辱、被取乐的角色。民间真正敬龙的是贫苦百姓。安徽、江西及香港等地有舞草龙之俗,舞龙毕,要烧纸箔、放鞭炮,将草龙送至河中,意为使龙回归龙宫。然而,它们身上所寄托的无数朴质的愿望,又有几个能随之实现的呢?

要说龙做主角的节日,自然得算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是汉族的“龙抬头节”。此时正值惊蛰、春分时节,大地逐渐转暖,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正是在这一天抬头活动的,以后雨水也就多了起来。寻根求源,“龙抬头节”可能是从上古的“龙见而雩”的宗教仪式演化而来的。

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有关于“二月引龙,熏百虫”的记载:“宛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蜿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很明显,所谓“引龙回”的方式带有强烈的巫术色彩。中国北方多旱少雨,将龙引入家中图的是风调雨顺,于是也就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北方一些人家在这一天还用彩纸、草节、细秫稭等穿成串悬于房梁之上,称“穿龙尾”,也是留龙在家之意。民俗认为这一天人们的食物都为龙身上之物,如:面条是龙须、烙饼是龙鳞、饺子是龙耳等等。于是人们在二月二多吃面条、烙饼,因食龙之须、鳞对龙无多大伤害;最忌的是吃米饭,因为米饭是龙子,一顿米饭要伤害多少龙的性命。闺中妇女还忌用针线,以免不小心扎伤龙目。在人们心中,龙与自己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息息相关。

我们说到有关龙的节日活动,自然少不了赛龙舟。它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端午节的历史极其悠久,节日风俗也极为丰富,其中一些活动与龙有关,闻一多先生甚至将端午节称为“龙的节日”。当然,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赛龙舟。古时皇家龙舟非常奢华,如南宋画院待诏李嵩所画《中天戏水册》中的大龙舟,头、尾、鳞、鬣皆雕镂金饰,舟上建有数层楼台,气势雄伟,金碧辉煌。龙舟竞渡的规模亦宏大壮观,官员、百姓以至深闺少女都要临水观看。唐代诗人张建封有《竞渡歌》写其精彩场面:“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翰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以龙舟竞渡为题材的传世画作以元代画家王振鹏所作《宝津竞渡图卷》、《龙池竞渡图卷》、《龙舟图卷》最为著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人所作《十二月令图·五月景》所绘赛龙舟情景极为精细:“画面中七艘龙舟分左右两条水道奋力争先;龙舟的形制不一,色彩各异;每船六对桨手动作齐整、训练有素;岸边老幼妇孺相聚观看,气氛热烈感人”。

说到端午节划龙船风俗的起源,一般都认为与战国楚诗人屈原有关。这种说法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指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因为龙舟的出现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像屈原在《九歌·东君》中歌唱的“驾龙辀兮乘雷”,很明显说的就是龙舟;而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人物驭龙图”中的龙,也呈现舟的形状。

由此看来,在楚人的观念中神仙常常是乘龙舟飞行的。在现实世界里,龙舟是祭祀仪式中的一个节目,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的刻纹铜期上就有巫师驾驭兽类(虎)拉着龙舟形车向前行进的场面。

中国的少数民族中,也有许多与龙有关的节日,不同民族节日的时间、内容与活动亦不尽相同。主要分布于中国中南地区的壮族、瑶族和西南地区的哈尼族,都有“祭龙节”。

壮族的祭龙节在农历二月间。祭时,由村中两户或数户人家轮流负担祭祀用的鸡、猪等祭品。壮族人认为,每年杀猪“祭龙”,可保人畜平安。祭祀之日,外寨人骑马或戴斗笠者均不得通过寨心。瑶族的祭龙节在农历三月初三,祭龙的活动还包括求谷魂、祭谷娘、祭盘古、祭玉皇、祭神农等。祭时要杀猪献供,猪由全寨人出钱购买,祭毕由全寨人分食。妇女不参加祭祀仪式,由男人给她们带回一些祭品。

哈尼族的祭龙节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聚居在红河南岸哀牢山中的哈尼族人选出两位英俊的男青年扮成姑娘,在“龙头”带领下,由众人簇拥周游寨子。据说这是为了纪念两位曾为哈尼人除害的英雄日则和努戛。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崩龙族也有“祭龙王节”,节日多在农历三月间。这一天全村前往清水池,巫师燃烛、念经,将画有龙的图画放于水面,众人随之叩拜,并杀猪、鸡献祭,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普米族有“龙潭祭节”,兰坪普米族的龙潭祭节在农历正月、二月,宁蒗普米族则在农历三月、七月。普米族人每家都有自己的“龙潭”,大都在深山密林或山涧峡谷中。祭龙潭节时,全家同往自家的龙潭边歇宿三日,用木棍、木板搭成高台称“龙塔”,龙塔前树百尺标竿,上挂七个用鸡毛麻线拴成的七角斗架,为龙神住处;然后以酒、牛奶、酥油、乳饼、茶叶、鸡蛋等食物祭于龙塔之上;请巫师登坛祭祀,求龙神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祷毕,将涂有酥油的五十个面偶投入龙潭。

云南河口大瑶山瑶族有“龙公、龙母上天节”。龙公上天节为农历八月二十日,龙母上天节为农历七月二十日。这一天,当地的瑶族百姓祭龙之后,还要举行龙公、龙母的升天仪式。

中国民族众多,与龙有关的节日不胜枚举。只要细加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节日虽然各具特色,但本质含义却没有太大的不同。在节日里,人们祭祀龙神,也都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幸福昌乐。其实,无论汉族还是其他民族,人们心目中的龙的含义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各民族所尊奉龙是同源的,它们都来自于古老的巫术;只不过是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歧变而已。

我们历数各民族关于龙的节日,感受到了龙给人们带来的希望与欢乐。然而,在沉醉在节日的欢乐中的同时,我们也必须保持一份清醒。龙,虽然寄托着人们古往今来最为美好的愿望,但愿望的实现,还得靠人们自己。也只有每一个中华儿女不懈的努力,才能让中国的龙自由翱翔于世界的天宇。

相关推荐文章:十二生肖文化之生肖牛故事 十二生肖文化之生肖牛故事: 唐代诗人元稹《生春》诗:“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先“鞭”而后“争”,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的风俗两部曲。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盛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康熙《济南府志·岁时》:“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东郊。作五辛盘,俗名春盘,饮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户扮为渔樵耕诸戏剧,结彩为春楼,而市衢小儿,着彩衣,戴鬼面,往来跳舞,亦古…十二生肖文化之生肖羊故事 十二生肖文化之生肖羊故事: 羊为六畜之一,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原始居民,就已开始选择水草丰茂的沿河沿湖地带牧羊狩猎。 汉代许慎释字义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明末清初屈大均套许慎的模式,在《广东新语》中说:“东南少羊而多鱼,边海之民有不知羊味者,西北多羊而少鱼,其民亦然。二者少而得兼,故字以‘鱼’、‘羊’为‘鲜’”。“羊”、“祥”通假。西汉大儒董仲舒有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汉书·南越志》记:“尉佗之时,有五色羊,以为瑞”。 广州号称羊城,源于美好的传说:周夷王时…十二生肖文化之生肖猴故事 十二生肖文化之生肖猴故事: 汉族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由于猴与侯谐音,在许多图画中,猴的形象表示封侯的意思。如一只猴子爬在枫树上挂印,取“封侯挂印”之意;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取“马上封侯”之意;两只猴子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的背上,取“辈辈封侯”之意。民间忌猴年,认为猴年收成不好,是灾年。俗语说“饥猴年,饿狗年,要吃饱饭是猪年”。 请猴 兖州春节风俗“请猴”,是兖州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农耕生活和与“天”、“地”交往的信仰生活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歌舞、祭祀活动为载体,含有历史、神话、艺术等诸多文…2022年虎年到,农村谚语“五牛耕田、八人分丙”是啥意思? 在古老的灶头马中,壬寅虎年为“八龙治水”、“八人三锄”、“五牛耕地”、“十马驼谷”、“七人得辛”、“六屠三猪”、“八人二饼”。朋友们,您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此文大体需要阅读五分钟,欢迎大家观看。 2022年是壬寅虎年,在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中,虎年是非常吉祥的年头,向来有虎岁承欢的说法。如今虎年即至,明年的年景到底好不好呢?可能有很多人比较关心。 古往今来,老祖宗留下了许多博大精深的农村谚语,其中灶头马中就保留了许多,一直流传至今。壬寅虎年素来有“五牛耕田、八人分丙”的说法,朋友们,您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灶头马中的农村…什么是三蛇闹春,十鼠抢粮,十一牛耕田 三蛇闹春,十鼠抢粮,十一牛耕田。乍听之下好像群魔乱舞,蛇来闹春,老鼠抢粮,又不太平了。那么,真的是这样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有人说,今年是暖春,这村子里蛇估计会多起来,老鼠也会多起来,这蛇鼠一窝,蛇吃老鼠,老鼠为了避开蛇必然争分夺秒抢粮食,虽然有十一头牛辛勤耕作,依然扛不住一群东西瞎霍霍,最终白白便宜了山精野货。听起来好像有几分道理,但未免太悲观了。 其实这句话并没有那么玄乎,只是纯粹陈述了一个事实而已。旧时人们习惯以从正月初一起看所值干支而论事。比如正月初一是辛卯日,可叫一兔吃草;初二是壬辰日,可叫两龙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十二生肖文化之生肖龙故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