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洪昇
《长生殿》,清代传奇作品,洪昇所著。洪昇,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出生于明亡后第2年,家庭受到清王朝迫害,他自己在京城长期过国子监生的生活,后因在佟皇后丧期演唱《长生殿》获罪,从此失去仕进机会。晚年因醉酒落水而死。
洪昇创作《长生殿》经10余年努力于康熙27年定稿。他在《例言》中,清楚地叙述了《长生殿》的创作过程:“忆与严十定隅坐皋园,谈及开元、天宝间事,偶感李白之遇,作《沉香亭》传奇。寻客燕台,亡友毛玉斯谓排场近熟,因去李白,人李泌辅肃宗中兴,更名《舞霓裳》,优伶皆久习之。后又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马嵬之变,已违夙誓;而唐人有王妃归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之说,因合用之,专写钗盒情缘,以《长生殿》题名,诸同人颇赏之。乐人请是本演习,遂传于时。盖经十余年,三易稿而始成,予可谓乐此不疲矣。”洪昇精通音律,富有才情,在创作中又广泛听取意见,在立意、结构、词语、曲调方面无不经过精心推敲,使此剧在艺术上达到清代戏曲创作最高水平,与孔尚任的《桃花扇》堪称双壁,世有“南洪北孔”之说。
《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写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上卷写李、杨之间由声色之好发展为真挚相爱,但由于他们耽于安乐,沉湎于情场而致朝政败坏,藩镇叛乱,造成了国家危亡,也带来了爱情悲剧,皇帝不得不在马嵬坡下缢死了爱妃,以挽救政治。下卷着重写他们在阴阳间生死不渝的刻骨相思,最后感动天地鬼神,让他们同登仙篆,升入天宫,得以永久团圆。作者联系他们的爱情发展,揭开了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背景。剧中通过《贿权》、《楔游》、《权哄》、《进果》等出,揭露了皇帝及其贵戚们的穷奢极欲,弄权误国,官僚们的趋炎附势,对老百姓的肆意践踏。在《疑谶》等出中精心塑造了郭子仪、雷海青这两个出身低微的英雄人物,并借此抒发作者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的心情。作为生活在民族矛盾尖锐时期的清初作家,作者对作品中侵入中原的番将安禄山及觍颜事敌的朝臣寄予强烈的憎恨,在《骂贼》一场中借雷海青之口把投降分子骂得体无完肤。
在作者笔下,杨贵妃是一个值得同情的悲剧人物。作者有意避开她和安禄山等人的关系,突出她对爱情的忠贞,细腻生动地描写了她在宫廷中争恩擅宠的生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骄纵、又软弱的宠妃形象。唐明皇虽然是帝王家少有的钟情者因而值得同情,但作者对其纵情声色的生活给予了较多的批评。作者一方面同情赞美李、杨之间的爱情,一方面又批判他们的爱情带来的政治恶果,这给作品主题造成一定程度的矛盾。但作者解释自己的创作意图说:“然而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
《长生殿》在艺术上是很具特色的,作者继承《梧桐雨》、《浣纱记》通过爱情故事反映一代兴亡的手法,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选取李、杨的悲剧爱情为素材加以虚构,李、杨爱情和安史之乱同时展开,互相交织,又以金钗细盒为线索,情节严密曲折,场面壮丽阔大,同时,又时时运用对比手法,如朝廷生活与民间生活对比,忠臣与奸贼对比,深化了主题,增加了艺术感染力。在风格上,前半部以现实主义描写为主,细腻、逼真;后半部则呈现强烈的浪漫色彩,天地之间、阴阳两界交叉出现,幽魂、凡人互寄感情。这种写法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寄托了对忠贞爱情的歌颂,但也显得前后风格不尽统一。
《长生殿》曲词清丽,充满诗意。全剧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深受观众喜爱,当时民间流传有“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长生殿》曲词中有“不提防余年值离乱”之词)的口谚,足以说明它的影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