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太阳系怎么形成的

  太阳系到底是从什么来去直接形成的呢?而对于太阳系上的形成各种集合体,其实这些都是有着很多的假说说法,那么太阳系的形成,太阳系怎么形成的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太阳系的形成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大爆炸形成假说

  在大爆炸时期,黑洞的爆炸使其内核及外壳物质在强烈的爆炸中,产生裂变反应,在爆炸中形成的碎片迅速膨胀,其体积由几倍到几十倍,由几十倍到几百倍,由几百倍到几千倍,由几千倍到几万倍,由几万倍到几亿倍……在裂变过程中,产生了含有大量氕及其它能产生聚变物质的气团,这些气团中的可致聚变的物质达到一定量,气团的体积和内部压力达到一定程度,该气团的核聚变产生了。这样就形成恒星的幼体。幼体在漫长的岁月中,或同其它恒星合并,或吞噬漫长的旅途中所遇到的残体,不断发展壮大自身,逐淅成为今天的太阳。这些碎片的迅速澎涨,其实是一个裂变的过程,在裂变过程中,有的以固态的形式保持下来,这些物质和其它的固态物质随时相遇,通过相互吸引,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合并在一起;不断的吞噬所遇到的体积小的固态或液态物质,使其体积不断增加,质量不断增大,捕捉和吸引其它物质的能力逐渐增强,终于,吸引住了一个体积较大的固态物质,该物质又有一定的反引力的效应,这样就成了行星和卫星的系统。我们所生存的地球有可能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形成的。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

  太阳系的年代所形成时间

  太阳系的形成的时间框架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方法测定的。科学家估计太阳系大约46亿岁。地球上最老的已知的矿物颗粒大约44亿岁。 因为地球表面经常性地被侵蚀作用、火山活动和板块运动改造,这样老的岩石比较稀少。科学家用在太阳星云早期凝缩中形成的陨石来估计太阳系的年龄。几乎所有的陨石 (见 魔谷陨石)都被发现有46亿岁,显示太阳系大约至少也是这样老。

  对其它恒星的星盘研究对太阳系形成的时间表的建立也有颇多贡献。1百万到3百万岁的恒星多富含气体,而超过1千万年的恒星星盘含很少到几乎没有气体,显示它内部的巨大气体行星已经停止生成。

  太阳系是怎么形成的

  前太阳星云

  星云假说主张太阳系从一巨大的有几光年跨度的分子云的碎片引力塌陷的过程中形成。几十年前,传统观点还是认为太阳是在相对孤立中形成的,但对古陨石的研究发现短暂的同位素(如铁-60)的踪迹,该元素只能在爆炸及寿命较短的恒星中形成。这显示在太阳形成的过程中附近发生了若干次超新星爆发。其中一颗超新星的冲击波可能在分子云中造成了超密度区域,导致了这个区域塌陷,从而触发了太阳的形成。因为只有大质量、短寿恒星才会产生超新星爆发,太阳一定是在一个产生了大质量恒星的一个大恒星诞生区域里(可能类似于猎户座星云)形成。

  这些被称为“前太阳星云”的塌陷气体区域中的一部分将形成太阳系。这一区域直径在7000到20,000天文单位(AU)其质量刚好超过太阳。它的组成跟今天的太阳差不多。由太初核合成产生的元素氢、氦、和少量的锂组成了塌陷星云质量的98%。剩下的2%质量由在前代恒星核合成中产生的金属重元素组成。在这些恒星的晚年它们把这些重元素抛射成为星际物质。

  因为角动量守恒,星云塌陷时转动加快。随着星云浓缩,其中的原子相互碰撞频率增高,把它们的动能转化成热能。其质量集中的中心越来越比周边环绕的盘热。大约经过100,000年,在引力、气体压力、磁场力和转动惯量的相互竞争下,收缩的星云扁平化成了一个直径约200AU的原行星盘,并在中心形成一个热致密的原恒星(内部氢聚变尚未开始的恒星)。

  太阳发展到了这一演化点时,已被认为是一颗金牛T星类型的恒星。对金牛T星的研究表明它们常伴以0.001-0.1太阳质量的前行星物质组成的盘。这些盘伸展达几百AU–哈勃太空望远镜已经观察过在恒星形成区(如猎户座星云)直径达1000AU的原星盘–并且相当冷,最热只能达到一千开尔文。

  在五千万年内,太阳核心的温度和压力变得如此巨大,它的氢开始聚变,产生内部能源抗拒引力收缩的力直到达至静力平衡。这意味着太阳成为了主序星,这是它生命中的一个主要阶段。主序星从它们核心的氢聚变为氦的过程中产生能量。太阳至今还是一颗主序星。

  行星的形成

  太阳系里诸多行星均被认为成形于“太阳星云”,而太阳星云是太阳形成中剩下的气体和尘埃形成的圆盘状云。目前被接受的行星形成假说称为吸积,在这里行星从绕原恒星的轨道上的尘埃颗粒开始形成。通过直接收缩,这些颗粒形成一到十公里直径的块状物, 然后它们互相碰撞形成更大的尺寸约5公里的天体(微行星)。透过进一步相撞逐渐加大它们的尺寸, 在接下来的几百万年中大约每年增加几厘米。

  内太阳系(距中心直径4天文单位以内的区域)过于温暖以至于易挥发的如水和甲烷分子难以聚集,所以那里形成的微行星只能由高熔点的物质形成,如铁、镍、铝和石状硅酸盐。这些石质天体会成为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这些物质在宇宙中很稀少,大约只占星云质量的0.6%,所以类地行星不会长得太大。类地行星胚胎在太阳形成100,000年后长到0.05地球质量,然后就停止聚集质量;随后的这些行星大小的天体间的相互撞击与合并使它们这些类地行星长到它们今天的大小(见下面的类地行星)。

  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形成于更远的冻结线之外,在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物质冷到足以使易挥发的冰状化合物保持固态。类木行星上的冰比类地行星上的金属和硅酸盐更丰富,使得类木行星的质量长得足够大到可以俘获氢和氦这些最轻和最丰富的元素。冻结线以外的微行星在3百万年间聚集了4倍地球的质量。今天,这四个类木行星在所有环绕太阳的天体质量中所占的比例可达99%。理论学者认为木星处于刚好在冻结线之外的地方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冻结线聚集了大量由向内降落的冰状物质蒸发而来的水,其形成了一个低压区,加速了轨道上环绕的尘埃颗粒的速度阻止了它们向太阳落去的运动。在效果上,冻结线起到了一个壁垒的作用,导致物质在距离太阳约5天文单位处迅速聚集。这些过多的物质聚集成一个大约有10个地球质量的胚胎,然后开始通过吞噬周围星盘的氢而迅速增长,只用了1000年就达到150倍地球质量并最终达到318倍地球质量。土星质量显著地小可能是因为它比木星晚了几百万年形成,当时所能使用的气体少了。

  像年轻的太阳这样的金牛T星拥有远比老恒星更稳定、更强烈的星风。天王星和海王星据信是在木星和土星之后,在太阳风把星盘物质大部分吹走之后形成。结果导致这两个行星上聚集的氢和氦很少,各自不超过一倍地球质量。天王星和海王星有时被引述为失败的核。对这些行星来说形成理论的主要问题是它们的形成时间。在它们目前的位置,它们的核需要数亿年的时间聚集。这意味着天王星和海王星可能是在更靠近太阳的地方形成的–位于接近甚至介于木星和土星之间–后来才向外迁移。(见下面的行星迁移)。在微行星的时代,行星运动并不全是向内朝向太阳;从维尔特二号上取回的星尘样本表明太阳系早期形成的物质从温暖的太阳系内部向柯伊伯带区域迁移。

2.

相关推荐文章:天文学的著作都有哪些   天文学拥有很久的历史,也永远不会过时,特别是对孩子来讲,神秘的天文学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天文学的著作都有哪些的天文地理。   天文学的知识书籍   《大众天文学》   全书共分七篇,分别介绍了地球,月亮,太阳,行星世界,彗星、流星、及陨星、恒星宇宙以及天文仪器等。很详实。   2.《天文爱好者手册》(爱好者丛书)——四川辞书出版社   《大众天文学》是法国弗拉马里翁的作品,是天文史上的经典读物。.《天文爱好者手册》是国产的精品,这两本书都是天文爱好者入门级的精品读物。   《美丽星空》…天上一共有多少颗星星 星星的数量   在晴朗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就能够看到满天星星一闪一闪的眨着眼睛。看到这满天的星星,小伙伴们心中是否也会产生一个疑问:天上一共有多少颗星星呢?下面小编为你揭秘星星的数量吧。   星星的数量   倘若有人问你,天上有多少颗星星?你一定会回答:没有数过。能否数一下呢?你也一定会摇摇头。天上的星星大大小小、密密麻麻,似乎不可计数,所以有首儿歌唱道:“天上星,亮晶晶,数来数去数不清……”,然而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若以肉眼可以看见的星而言,总共不超过7000颗。而且由于站在地球上的人们,至多只能见到头顶上的半个天空,所以我…划过天边的一颗流星有多重   划过天际的流星,许多人应该都看见过,而流星雨观测也是台湾人热衷的天文关星活动.在许愿的同时,你是否想过,究竟划过天边的一颗流星有多重呢?   流星有多重   事实上,流星的重量是非常的轻,大约只要0.001公克重的微尘,就可以产生划过天际的闪亮流星。是不是比你想像的还要轻很多呢?而明亮燃烧的火流星,其重量也只有0.1公克。   为什么这么小的质量会产生这样的亮光呢?其实是因为流星进入地球大气时与地球的相对速度很大,因此即使质量很小,掉落到地球大气中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仍然足以在天边划出一道亮光。   介绍   流星…日本为什么经常爆发地震与火山的原因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是一个经常发生火山爆发和地震的国家。亲爱的小伙伴们,日本为什么经常爆发地震与火山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析一下具体原因吧~   日本爆发地震与火山的原因   日本列岛位于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由于太平洋板块(主要由镁的硅酸盐组成),密度比较大,位置较低。当太平洋板块向西水平运动遇到亚欧板块时,就会俯冲至亚欧板块的下面,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之下,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产生火山爆发现象与地震。   全国约有大小火山270座,以富士山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出…地震都有哪些类型 主要分类   地震震动可能引发山泥倾泻甚或火山活动,如地震在海底发生,海床的移动甚至会引发海啸。亲爱的小伙伴们,地震都有哪些类型呢?接下来跟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地震相关资料~   地震的类型   根据地震的不同成因,可分为四种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构造地震是地壳和地幔上部的岩石发生断裂所引起的,它是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地震,约占地震总量的90%。火山地震是火山爆发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造成岩层断裂或断层错动而引起的。塌陷地震是岩石顶部和土层崩塌陷落而引起的。诱发地震也称人工地震,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如爆破、打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宇宙的太阳系怎么形成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