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和黄鹤楼诗。希望大家喜欢。
黄鹤楼,在武昌蛇山黄鹄矶头,楼因山而名。相传三国吴黄武年间 (距今1700余年前)创建。其下临波涛滚滚的长江,对面又与龟山夹江相望,自古为游览胜地。根据历代黄鹤楼绘画及清末照片看,古黄鹤楼都是重檐翼舒,四闼霞敞;或台楼环廊,朗然幽胜;或独楼三层,耸天峭地,总之,黄鹤楼辉煌瑰丽,宛似仙宫,因此附会许多神话,如《齐谐志》:“黄鹄山者,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唐·图经》:“费文祎登仙,驾黄鹤,返憩于此;”民间则有吕洞宾吹笛、骑鹤、飞天之说。加之历代不少名人到此摹景抒怀,题诗赋词,更使黄鹤楼名闻千古。古黄鹤楼最后一次被焚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整整100年后的1984年,今黄鹤楼重建落成,它五层重檐翼舒,耸构巍峨,而又古朴典雅,兼有宋楼之雄浑,元楼之堂皇,明楼之隽秀,清楼之奇异。登楼眺望,只见大江浩翰,滚滚东流,令人心旷神怡,感慨万千。
黄鹤楼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
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
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
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
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
君行采采莫相忘。
[诗名] 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作者] 孟浩然
[注释] ●江左:古代以江东为江左,江西为江右。江左指今江苏一带。●鸂鶒 (xi chi,西斥):古书上指象鸳鸯的一种水鸟。●滩头:即指鹦鹉洲、沙洲。●沙碛:浅水中沙石。●金沙句:形容浅水中金色的沙在疾风落日中闪烁发光。熠熠(yi,益),光彩闪烁貌。●结罗裳: 将洗了的绸衣裳收拾起来。●杜若:别称竹叶莲,多年生草木植物,味辛香。古诗中常用美人香草比喻士人的高洁。《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君行句:采采,犹言事事。《书·皋陶谟》:“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传》: “载,行; 采,事也。称其人有德,必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以为验。”此句说:王九此行必有好的行事,但希望他不要忘记故人。
城下沧江水,高高黄鹤楼。
朱栏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江,使君在上头。
郭门隐枫岸,候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封康乐侯。
[诗名] 黄鹤楼送康太守
[作者] 王维
[注释] ●朱栏二句:黄鹤楼朱红的栏杆与粉白的城墙,在悠悠长江边相映成趣。将,并列或共的意思,这里和“与”字相同。●铙吹:古时舟楫启航,用吹打乐器壮行。铙,与现在铙钹相似。●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此处指康太守。此句说太守已经上了船,正在鼓吹待发。●郭门二句:江边枫林掩映的城门旁,等候在那里的官员,纷纷走向芦苇洲头同康太守揖别。●何异二句:说太守新的任所同临川差不多,去那里还是大有作为的。东晋谢灵运曾在临川做官,并被封为康乐公,这里以谢灵运隐喻康太守。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名] 黄鹤楼
[作者] 崔颢,唐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天宝中 (722年左右) 官司勋员外郎。早年诗多写上层贵族妇女生活,晚期改变,当时人称许他“忽变常体,风骨凛然。”此诗即气象雄浑,意境宽广,“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沈德潜评),严羽称此为唐代七律的压卷之作。据说李白昔年登黄鹤楼读了崔颢此诗感叹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 1200多年来此诗广为人们所传诵。
[注释] ●昔人句:借黄鹤楼名的来历,将读者带入神话境界。“昔人”应指王子安、费文祎、吕洞宾等与黄鹤楼传说有关的诸位“仙人”,引出对悠远过去的深切凭吊。●此地句:抒发鹤去楼空、世事虚茫之感。●黄鹤二句:表现了诗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寂寞情怀,也寓含着人生是短暂的,神仙故事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大自然才是永恒不朽的哲理。悠悠,闲静、久远之意。●晴川二句:勾出一幅《黄鹤楼远眺图》:晴空之下,远望隔江汉阳的景物、树木,历历分明,如在目前;埋葬着名士弥衡的鹦鹉洲上只见长满了飘香的芳草。后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晴川,晴空下的大江。萋萋,茂盛貌。●乡关:入境要道为关; 乡关指回乡的道路,即家乡之意。●烟波句:指雾气微茫浩渺,乡关迷望,令人愈生愁思。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 李白,据《李太白年谱》:“开元二十五年,太白年三十七,暮春游江夏,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孟浩然从湖北取道长江去广陵(今扬州),李白在黄鹤楼与他依依惜别,写下这首送别诗。
[注释] ●故人二句:交待送别朋友的时节、地点以及朋友将去的地方。因武昌城在西,孟浩然将去的扬州在东,故称“西辞”。烟花,野花飘香,江上飘浮着轻烟般的春雾,指春天秾丽的景物。●孤帆二句:这二句表面上是写景,实则蕴含着对朋友的关切和无限眷念。诗人在黄鹤楼上良久伫立,目送友人所乘之舟顺江东进,渐渐隐入天际,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穷,怅然之情,自在言外,其情其状,感人至深。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诗名] 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作者] 李白,此诗写于唐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此诗抒发了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诗中的“玉笛”、“梅花”被后人普遍地化用和套用。武汉被称之为“江城”,也自此诗始。
[注释] ●一为句: 诗人起句即以贾谊自喻。贾谊是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文帝时任太申大夫,为政敌所谤而被贬至长沙,后虽被召回长安,但始终未被重用,终自伤忧郁而死,时年31岁。后世怀才不遇者常以贾谊自比。一为,一下子成为,含有突然变故之意。迁客,谪官远迁之人。长沙,是贾谊贬谪之所,此处借指诗人自己的流放地。●西望句:诗人“西望长安”,既表示对都城的怀念,也是对国事的关注,内心无限惆怅。●黄鹤二句:黄鹤楼上响起《梅花落》的笛声。使人仿佛看到在初夏的五月江城,飘起了满天梅花。梅花本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里烘托出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与冷落心情。同时诗人又暗用了《淮南子》中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冤狱故事。《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诗人融情于景的手法,以及比喻、双关的奇巧运用,使这两句诗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
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诗名] 江夏送友人
[作者] 李白
[注释] ●江夏:今武昌之古名。●翠云裘:华贵的皮衣。宋玉《凤赋》: “翳承日之华,披翠云之裘。”雪点翠云裘,说明送别之日正是冬雪之时。●西飞帝王州: 以黄鹤西飞喻友人将去帝都长安。●琅玕 (lang gan) 实: 美石。庄子: “吾闻南方有鸟,其名为凤,所居积石千里,天为生食,其树名琼枝,高百仞,以璆琳琅玕为实”。●泪下句:李白遭谗被谪,今送友人去帝都,自然不胜感慨,“泪下汉江流”为其感情的表露。
高槛危楼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辉。
[诗名] 黄鹤楼
[作者] 贾岛
[注释] ●高槛二句:上句描绘黄鹤楼建筑的雄伟,展示高高的楼栏,势若飞腾的楼檐,使人感受到豪壮之气;下句则描绘伴随着它的只是“孤云”、“野水”,两句间巨大的反差,给人以孤高、苍凉之感。●青山二句:感喟青山万古如旧,而传说中的仙鹤却不知何年一去不返,化用崔颢诗意。●岸映句:西州指汉阳城,因在长江西岸,故称西州。写汉阳的江岸映在水里,城郭若隐若现。●烟生句:南浦,指长江南岸的武昌江滨,旧时“南浦观鱼”是武昌一景。树将微,意思是树将消失在沉沉暮蔼(烟云)之中。●定知句:羽客,是道士、仙人的别称。此句是说已经知道与仙人无缘相见。
江边黄鹤古时楼,劳致华筵待我游。
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
[诗名] 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作者] 白居易,唐元和十年(851年),诗人因上书急请严缉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此诗即写在从京都长安到江州赴任途经武昌之时。此诗既向友人致谢,又直抒胸臆。
[注释] ●劳致句:说烦劳诸位为我设置丰盛的筵宴,与我同游名楼。致,同置。游,“游目骋怀”(语出王羲之《兰亭集序》)。●楚思句:说晚秋天冷,云水渺茫,勾起思绪万千。楚思,原指楚大夫屈原作《离骚》时的忧伤情绪,此处借指自己被贬的思绪。云水冷,暗指自己心底寒冷。●商声句:形容管弦奏出的凄怆的声音。商声,古代五音之一。五音(宫、商、角、徵、羽)与时序相配,商为秋,故商声为秋声; 而秋声总是“凄凄切切,呼号奋发”(欧阳修《秋声赋》),因此二句所写自然景物均染上了肃杀、萧条的色彩,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白花二句:头陀寺与鹦鹉洲均为黄鹤楼四周的名胜,“白花浪溅”写出了头陀寺因江而建的地形;“红叶林笼”写出了枫叶之多,对鹦鹉洲形成笼罩之势。二句进一步描摹了秋景。●总是二句:在朦胧的醉眼中,这“平生未行处”倒也堪赏,可是酒醒后,朝廷的寡恩,官僚的昏瞆,个人遭遇的不平,万般忧愁又一齐袭上心头。
黄鹤楼前吹笛时,白苹红蓼满江湄。
衷情欲诉谁能会?惟有清风明月知。
[诗名] 题黄鹤楼石照
[作者] 吕岩,一名喦、岩客,字洞宾,别号纯阳子。唐京兆 (今陕西西安市) 人。咸通初(860年)中第,两调县令。值黄巢起义,携家归隐终南山。曾浪迹于洞庭、潇湘、湓浦、鄂渚间,为传说中的道教八仙之一。此诗着重抒发人间无知己的感慨。
[注释] ●黄鹤句:写自己在楼前吹笛事。在黄鹤楼的许多传说中,有不少与吕洞宾吹笛有关,如“辛氏卖酒逢仙”的传说把驾鹤吹笛之仙人称作吕岩,恐与此诗有关。●白苹句:写江边之景。苹、蓼都是开花的草本植物。湄,即水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衷情二句:感叹世上没有知己。说这大千世界,竟找不到一个理解自己的人,满腹“衷情”只有向清风明月倾诉,悠悠笛声只有清风明月理解其中的含蕴。诗句反映了道家超脱世俗、求仙访道的观念。
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千载倚江城。
碧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柳暗西州供骋望,草芳南浦遍离情。
登临一晌须回首,看却乡心万感生。
[诗名] 黄鹤楼
[作者] 卢郢,唐金陵(今南京)人,南唐后主时,试赋第一,后归宋,累官至南全太守。
[注释] ●杳冥:虚无缥缈的仙境。●三峡声:长江之波涛经三峡而来,诗人夜里听其涛声,似传来三峡之声。●柳暗西州:西州,指汉阳城,因在长江西岸,柳暗,柳树阴浓之意。●南浦:武昌城江滨。
一麾夏口亦何有?高楼黄鹤慰平生。
荆江洞庭春浪起,汉沔初来入江水。
高城枕山望如带,华榱照日光流渊。
谁道武昌岸下鱼,不如建业城边水。
[诗名] 赋黄鹤楼赠李公择 (长诗,选8句)
[作者] 苏辙
[注释] ●一麾: 指太守的官职。颜延之《五君咏》:“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夏口:武汉的古代名称。●荆江:长江在湖北境内荆州地区的江段又称荆江。●汉沔:即汉水,其上游称沔水,至褒城始称汉水,故也可统称汉沔。●高城枕山:武昌城内有蛇山,枕山即指城垣依蛇山而筑。●华榱:华丽的楼阁。榱,屋宇的椽木,尤指椽的头端,此处代指楼阁。●谁道二句:三国后期吴主孙皓迁都武昌 (鄂州),时有童谣: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事见《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其中既有世居建业的老臣们从中散布流言,也有人民对孙皓迁都的怨恨。此处诗人反其意,以问句形式说明武昌不见得比建业差,表明诗人对武昌的赞美。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飞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
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
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
[诗名] 鄂州南楼
[作者] 范成大,此诗是作者于宋孝宗淳熙丁酉岁(1177年) 自四川卸任东回临安,再次经过武昌登黄鹄山所作。
[注释] ●谁将二句:借用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句,说今日中秋夜笛声悠扬,连“一去不复返”的黄鹤都被笛声吸引回旧日游过的地方。作者以衬托的手法,写自己旧地重游的心情。●汉树二句:汉阳的树在月光下连成一片,横在江北沙渚上,来自西蜀的长江静静流淌,与南楼相偎依。句中“有情”与“无语”是拟人手法,实是言诗人对这一带江景及黄鹤楼美好景象依恋之情。当时古黄鹤楼已毁,南楼是后人修复的楼阁,在黄鹄山顶,也是文人汇集的地方。●烛天二句:写武昌城中秋之夜三更天时,夜市仍灯火通明;月光下,摇曳着旌旗的巨舶,在江边排成行。●却笑二句: 笑自己鲈乡 (苏州产鲈鱼) 的垂钓手,怎么想在武昌鱼的故乡淹留。其话外之音是对自己身世和仕宦生活的感叹;及自嘲宦游不归,厌倦飘泊的情绪。作者在《吴船录》中回忆道:为官“十三年间,十一处见中秋,亦可谓游子矣。
手把仙人绿玉杖,吾行忽及早秋期。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江汉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诗名] 黄鹤楼
[作者] 陆游,南宋淳熙五年 (1178年)自成都东归,路过武昌时作此诗。他入蜀时46岁,此时已54岁,重过此地,回想十年往事,万里长征,自己报国壮志未尝稍懈,但恢复中原仍遥遥无期,自然感慨深沉。
[注释] ●手把句:用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意。●吾行句:重游故地时,深感自己已开始进入晚年 (早秋期)。●苍龙句:苍龙,东方七宿的总称,此指东方。阙角,朝廷的一角。苍龙阙角,指京都 (临安)附近的东方的一角,即诗人的家乡山阴。归何晚,作者入蜀9个年头之后才东归。此句似也有因力主抗金而被朝廷弃之一角之意。●晋唐句:指黄鹤楼遗址长满了草。黄鹤楼建于三国,历经晋、唐,到南宋时已不存,只有一个南楼建于近处。离离,草茂盛貌。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平生二句:隐喻作者为恢复中原而一生奔走呼号,可是南宋小朝廷置若罔闻,从不听取。裂石穿云,形容笛声高昂激越。苏轼 《李委吹笛诗叙》:“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
倚遍南楼更鹤楼,小亭潇洒最宜秋。
接天烟浪来三峡,隔岸楼台又一州。
豪杰不生机事息,古今无尽大江流。
凭栏日暮怀乡国,崔颢诗中旧日愁。
[诗名] 鄂渚烟波亭
[作者] 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黄岩 (今属浙江)人,长期浪迹江湖,是江湖派著名诗人。诗人登临寄慨,面向楼头景色,一吐胸中积愤,隐喻对南宋主和派用尽心机排斥、迫害抗金志士的义愤。
[注释] ●烟波亭:已不存,据诗意,当在黄鹤楼侧。●又一州:指汉阳。●豪杰句:豪杰指一些玩弄权术的政客,此处有贬意。机事,用心机的事。《庄子》:“有机事者,别有机心。”此句是说,没有南宋主和派那些“好汉”们,也就不会有机巧之事了。●旧日愁:指崔颢在《黄鹤楼》诗中所抒发的乡愁,但作者所怀的却是深沉的家国之忧。作者在《大江西上曲》和 《水调歌头》词中,也有“一片忧国丹心”、“西北望神州”、“人事恨悠悠”等句,可资参照。
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
江水北吞云梦入,蜀江西带洞庭流。
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两岸秋。
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江州。
[诗名] 黄鹤楼
[作者] 游仪,字伯庄,宋长平(今属山西) 人。
[注释] ●角声:古代军中乐器声、号角声。当时武昌一度为岳飞抗金大本营,故有角声句。
西风吹我登黄鹤,白云半在栏干角。
题诗不见旧时人,惟见青山俯城郭。
萋萋芳草鹦鹉洲,江水滚滚无时休。
岁月俯仰成春秋,古人今人无限愁。
[诗名] 登黄鹤楼
[作者] 刘鉴,字清叟,号立雪,南宋江西人。少年才气卓荦,运蹇不第,中更世故,蹙额悲吟。年逾七十卒。
[注释] ●旧时人:指唐代诗人崔颢。作者至黄鹤楼发思古之幽情而成诗。
黄鹤楼前木叶黄,白云飞尽岸茫茫。
橹声摇月归巫峡,灯影随潮过汉阳。
庾令有尘污汗简,祢生无土盖文章。
阑干空有当年柳,留与行人说武昌。
[诗名] 登黄鹤楼 (一作“鄂渚晚眺”)
[作者] 陈孚,字刚中,号笏斋。元代台州临海人。生当宋、元之际,曾出家为僧以避世乱。元世祖至元中,以布衣上《大一统赋》,入翰林国史院,任编修,摄礼部郎中。其诗清趣挺健,是宋人而有金韵。
[注释] ●黄鹤楼二句:写楼头秋色。●橹声二句:写江上晚景,取景用字均妙,“声”、“影”二字,增添了诗情、诗趣。摇月,摇动水面月光。●庾令句:庚亮,字元规,东晋人,曾任中书令,执朝政,有战功。344年,陶侃死,庾亮代镇武昌,握有重兵,势力为江东各大族之冠,东晋名丞相王导对他颇有畏忌,每当都城西风起,即以扇遮面说“元规尘污人。”后世以“庾尘”比喻高官气焰。汗简,即汗青,引伸为书册、著述。这句意思是讥讽权贵们权大势重,却因为有“灰尘”而污染了史册。●祢生句: 说祢衡因无处容身而掩盖了他绝妙文章。这句是同情文士的不幸遭遇。●阑干二句:说陶侃当年在城边栽种的柳树,使人油然记起陶公镇守武昌的功绩。“空”字流露出物是人非、世道变迁的感叹。诗的后两联,举出与武昌有关的三个人物,一个有才干而恃权仗势,在历史上留下污点;一个有文采而恃才傲物,致招杀身之祸。看来,还不如陶侃那样切实做一点好事。
今古人多悦此楼,湖湘胜概可全收。
吴山远与楚山会,汉水始同江水流。
梦想每嫌尘俗扰,登临犹有庙廊忧。
眼中最喜金陵客,欲占风光却早休。
[诗名] 登黄鹤楼
[作者] 董朴,字汝淳,明麻城人,成化进士,历任重庆知府、参政等官职。
[注释] ●吴山:长江下游为吴地,那一带的山统称吴山。●楚山: 长江中游之地为楚地,此处楚山指武昌的蛇山和汉阳的大别山(即龟山)。●梦想二句:说过去梦想来此游览,常嫌俗务干扰,而今如愿登临,又生廊庙之忧(忧国忧君之事)。●眼中二句:说看来最好还是象李白那样,要想饱览祖国风光,还是早点辞官为好。金陵客,李白多次游金陵,写了《登金陵凤凰台》诗,因称他为金陵客。
黄鹤楼前江水流,故人何处木兰舟?
双双燕子南飞去,芦花铁笛秋瑟瑟。
[诗名] 秋日登黄鹤楼怀刘皋
[作者] 宋登春,明代人,生平事迹不详。
[注释] ●木兰舟:木兰为珍贵树木,古代以木兰木作舟,后以木兰舟形容舟楫的华丽和名贵。
黄鹤仙人去不回,海滨楼阁迥崔嵬。
千帆雨色当窗过,万里江声动地来。
云梦天低湘女怨,洞庭叶下楚臣哀。
当时玉笛今寥落,独有梅花照客杯。
[诗名] 登黄鹤楼
[作者] 吴国伦,字明卿,明代兴国(今江西兴国) 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历官兵部给事中,河南左参政。
[注释] ●海滨:一本作汉滨,疑为江滨之误。●迥:远,张说《望归舟诗》: “山亭迥迥面长川”。“迥崔嵬”即远望十分雄伟高大。●湘女: 指舜妃娥皇、女英。●楚臣:指屈原。屈原《九歌》中有“洞庭波兮木叶下”之句。●当时二句:化用李白诗意。
十里江城入望来,晴川烟树面江开。
等闲折尽寒堤柳,此际何堪更落梅。
[诗名] 登黄鹤楼
[作者] 毛一公,字震卿,明遂安 (今属浙江) 人,万历进士,官至工部给事中。
[注释] ●晴川:此处晴川指黄鹤楼对岸,汉阳江边的晴川阁。
黄鹤楼前水平岸,春雪当空舞撩乱。
东风知有客登楼,助以琼瑶作奇观。
昔人黄鹤去不回,我骑白凤横江来。
遥看历历汉阳树,一色尽是梨花开。
[诗名] 黄鹤楼看雪 (全诗20句)
[作者] 杨基
[注释] ●琼瑶:美玉,这里比喻雪花。●历历汉阳树:汉阳大别山上树木自古十分茂盛,成为古人登黄鹤楼必定饱览一番的美景,唐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就是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此处即用此句意。●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挂满积雪、一片银白的树木,比作梨花,自有一番诗意画意。
平生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但愿武昌连日雪,日日醉登黄鹤楼。
楼前绝景冠今古,况有缤纷雪花舞。
玉树参差认汉阳,银州浩荡迷鹦鹉。
[诗名] 雪中再登黄鹤楼 (全诗20句)
[作者] 杨基
[注释] ●韩荆州:即韩朝宗,唐荆州长史,人称韩荆州,十分爱才,经常识拔后进,任用贤才,为当时士林所仰慕。李白《上韩荆州》云:“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诗句用李白之句,但反其意,称他既不愿当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表现出作者超然隐逸的生活观。●玉树句:说尽管大雪纷飞,但从对岸积雪的参差树影仍能认出汉阳。●迷鹦鹉: 说大雪浩然,州披银装,鹦鹉洲则已迷而不见。
谁见鹤飞去?神仙不再过。
招魂才士尽,遗韵酒人多。
文字风犹霸,江山气不磨。
南朝资锁钥,天险究如何?
[诗名] 黄鹤楼
[作者] 钟令嘉,清代女诗人,生平未详。
[注释] ●南朝句:意思是历史上我国呈南北分治局面时,南朝均以长江为天险,江边山城(如武昌)为锁钥。●天险句:诗人问 “天险如今又怎样了呢?”言外之意是分治是不会持久的,看今日就是统一的天下。
仙人去后词人去,但见长江日夜流。
江上白云应万变,楼前黄鹤自千秋。
沧桑易使乾坤老,风月难消古今愁。
惟有多情是春草,年年新绿满芳洲。
[诗名] 黄鹤楼
[作者] 张维屏,字子树,又字南山,晚号松心子,广东番禺 (今广州市)人,清代重要诗人,与黄培芳、谭敬昭并称“粤东三子”,曾任知县、知府、通判等职。53岁时辞官回乡,正值鸦片战争时。
[注释] ●仙人句:仙人是与黄鹤楼有关的传说中各位仙人的总称;词人则是历代登楼赋诗填词之人的总称。●江上二句:诗人仰首望白云,俯首见楼前黄鹤,取意与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诗句相反。●沧桑二句:乾坤老,是写天地老、人心老;古今愁,是写个人愁,国家愁,包含了感伤、慨叹之情。
黄鹤黄鹤何时来?赤凤西走金乌催。
仙翁爱酒烟霞开,黄鹤一骑骖云雷。
铁笛横吹壮士哀,积风负翼孤徘徊。
我闻鹰献楚王台,鹏雏毛血如云堆。
仙翁招手唤天台,黄鹤黄鹤何时来?
[诗名] 黄鹤行
[作者] 简能,字坤若,清代湘乡(今湖南湘乡县)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举人,官徐沟令,后擢为大学士。
[注释] ●赤凤句:赤凤是星宿名,金乌是太阳的别称,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故名。这句意思是星移斗转,光阴荏苒的意思。●仙翁二句: 咏吕洞宾骑鹤飞天的故事。传说吕仙骑鹤,云游苍穹,左有云随,右有雷伴,云助仙风,雷助神威。●铁笛二句:由铁笛想到项羽被围于垓下时,汉将韩信使属下吹笛,唱楚歌,楚军心哀,结果楚霸王穷途末路,越来越孤单。“积风负翼”由“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 《逍遥游》)化出,意即风力聚积得不厚实,就托不起大鹏的翅膀。诗人反其意,认为风力大,飞得高,就显得越孤单。●我闻句: 咏楚王放鹰台。春秋中叶,楚国一度成为中原盟主。楚王好放鹰,诸侯纷纷向楚王献鹰。楚王在放鹰台放鹰,合意者放之,不合意者则戮之,即使雏鹰也难以幸免,放鹰台旁毛血成堆。放鹰台旧址在湖北省钟祥县南。●仙翁句:诗人翘首企盼黄鹤,仿佛置身仙台,引手招呼黄鹤:“黄鹤啊,你何时能回来?”仙翁,是诗人自比。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词名]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作者] 苏轼,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一月,因写诗而获“毁谤朝廷”罪,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处境艰难。此词是寄给他的朋友武昌太守朱寿昌的,表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郁愤和力求超脱的思想。
[注释] ●岷峨、锦江:指长江上游四川的岷山、峨眉山、锦江,说明词人对家乡的怀念。苏轼为四川眉山人。●南山遗爱守:朱寿昌曾在四川山南道任太守。●剑外客: 四川来的游子。四川在汉唐时期被称为剑(门)外之地。●江表传:书名,是记载三国时吴国人物事迹的史书。●狂处士,指祢衡。●书生争底事:指祢衡骂曹操、气黄祖的事,祢衡才高八斗,但恃才傲物,为黄祖所杀。词人笑他意气用事,实际有以此比己之意,其笑中有愤。●赋谪仙诗,追黄鹤:说不如做一个像李白那样的自得其乐的诗仙,过超脱人世的生活。词句劝勉友人对世事淡然处之。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词名]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选下阕)
[作者] 岳飞,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河山为金兵侵占,人民受祸害,而朝廷又偏安、怯战的忧愤,以及抗战必胜的信念。
[注释] ●膏锋锷:锋锷即刀剑的锋口,膏为油脂,意即刀剑涂了油脂,搁置兵库。●填沟壑:人民被金兵所害,尸骨填满了山野沟谷。●请缨:缨者,彩色的索带;古时把请求出战称请缨,典故出自 《汉书·终军传》: “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河洛:黄河、洛水,当时皆为金人所占。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词名] 水调歌头·中秋饮南楼
[作者] 范成大,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中秋在桂林所作。通过梦游南楼,抒发了明月虽圆而山河破碎的忧国之痛,以及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悒郁之情。
[注释] ●细数二句:诉说自己10年来在四处飘泊的宦海生涯中,竟未能在同一地方两度中秋。●老子二句:相传东晋庾亮镇守武昌时,曾于秋夜登临黄鹤楼,对僚属殷浩等人说:“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词人这里是说:有幸能于中秋夜梦游古楼,是因为老天降福于我。其实作者只是梦游,因此隐含着苦楚。●星汉:银河。●玉镜: 指一轮明月。●敛秦烟,收楚雾:北方的秦地,南方的楚城,云雾尽敛,用以反衬天无纤云,月色奇佳。●熨江流:形容江面如练波澜不兴。●关河二句:说依然南北分割的边关之地,也铺满银色的月光。“照清愁”三字道出明月虽圆,山河依然破碎的沉重现实,心中无限忧愁。●想见三句:说揣度连月宫中的嫦娥亦对自己冷眼相看,嘲笑自己归来时两鬓斑白,憔悴不堪。黑貂裘,引苏秦典故。战国时苏秦游说秦王未达到目的,“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十分尴尬。形容一个人貂皮裘已破旧不堪,仍一事无行,实际是慨叹自己。●酾酒二句:斟酒问月中的金蟾与玉兔,肯否伴随自己到隐居之地去?沧洲,古人常用以指隐居之处。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词名] 菩萨蛮·黄鹤楼
[作者] 毛泽东,此词系作者1927年春在武昌时所作,当时中国革命处于由低潮向高潮转变的时刻。
[注释] ●九派:派是河流的别称,九派是对中国大地上众多河流的泛称。●沉沉一线:指贯通南北的京广铁路。●龟蛇锁大江:龟山、蛇山雄峙于长江两岸,如锁钥一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写湖北黄鹤楼的诗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