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刘长卿的诗句和古调虽自爱。希望大家喜欢。
【诗句】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出处】唐·刘长卿《听弹琴》 【意思1】古老的曲调虽然我自己爱 听,但今天的人大多已不弹奏。 【意思2】古调:古曲;古典音乐。 此联的意思是:(高雅的)古典音乐我虽然很喜爱,可现在 却没有怎么弹奏它了。后用来表达一种知音难得的情感。 【鉴赏】 虽然自己喜爱这古老的曲调,但是现在一般人多不喜爱弹它了原诗中的泠泠: 指琴音。这是作者讽刺世人的爱好追随时尚,并表示自己的清高自傲,既不随俗同流合污,也不求别人对自己赏识。 【应用】〈名〉 调,琴曲。古老的调子虽然自己 很喜爱,但现在的人却多数不愿 弹奏。语出唐·刘长卿 《听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 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用以说明 人们愿意追求新鲜事物。◇京剧的 这种处境,使我想起一位朋友的 看法。他说,在不久的将来,京 剧就会像唐诗、宋词、元曲一样, 从现实中消失,作为一种曾经辉 煌过的艺术形式载入史册。当然, 如同现在仍有人写古体诗词一样, 若干年后可能还会有人哼 “西 皮”、“二黄”,但那毕竟是 “古调 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了。(刘绍 楹《京剧,别走进象牙塔》,《中 国青年报》1997年5月5日) 【用法例释】 一、用以形容个人虽喜 欢古旧的音乐、戏曲,如今却很少有人 演奏、演唱。[例]可是,“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现在要听一次民族音乐, 是很不容易的了。(萧丁《牛谈琴》) 二、 用以比喻个别人还喜欢过时、陈旧的东 西,但多数人已不感兴趣。[例]而今还 大喊反共,真不知会反出个什么名堂, 难怪这许多人在谈话中都不愿提这个 已经提了几十年的老口号了。所以现 在是“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了”了。 (谢文清《曲高和寡》) 【全诗】 《听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释】 (1)诗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似为更妥。 (2)泠泠:水声,这里借用来形容琴声。七弦:汉魏六朝南方奏乐尚用琴瑟,古琴有七根弦, 为宫、商、角、徵、羽、少宫、少商。 (3)松风寒:指古琴曲《风入松》,以风入松林,暗喻琴声凄清悲凉。 【全诗赏析】 也有人把这首诗的题目标为“弹琴”的,但从诗中“静听”二字体味, 还是从“听”的角度入手来欣赏这首诗是更为恰当的。 刘长卿才华横溢、清才冠世,然却很不得世,两遭迁斥,其不合时宜和 寡合冷落的愤懑之情是可想而知的。在这首诗中他正是借古琴的声音来抒发 他自己的感慨。 “泠泠”本指水声,这里指从古琴七弦上发出的幽雅清越的曲调。“静 听”二字似见听琴者如痴如呆听琴的情态,“泠泠”之音超绝高妙的程度从 这里得到了更鲜明更生动更形象的描写和体现。诗人如此专心致志的听到的 这种古曲是表现了一种什么情调呢? “松风寒”三字告诉我们这曲旋律所表 达的主题思想,风入松林之声给人的是一种凄清幽寒之感。这个“寒”字紧 承“泠泠”关联而来,是写琴韵的。尽管这里的“松风”应合了琴调名“松 入风”,但却有它更深的含义。诗的前二句把诗人静听琴声的形象跃然纸 上。琴声唤起了听琴者的心曲,故诗从前两句的实景转入后两句的议论,借 以抒发自己的感慨,着“虽”字以转,由对欣赏琴声转入了对时尚的感慨之 中,自己虽自爱古调,然今人却好趋时尚,使自己处于不合时宜的处境之 中,写尽了诗人恬静高雅世少知音的苦楚和自伤感。诗人在他的《客舍赠别 韦九建赴任河南》一诗中写道“清琴有古调,更向何人操。”这里描写的正 是这种心境。 古人论琴时说:“ 琴三尺六寸,法期数也。广六寸,像六合也。前广后 狭,尊卑之象也。上圆而敛,像天也。下方而平,法地也。龙池八寸,通八 风也。凤池四寸,合四气也。五弦,像五行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简 直把整个社会都融进古琴之中了。世身坎坷遭遇不幸的刘长卿也把自己的心 曲融和进琴声之中去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刘长卿的诗句】“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