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墨子破云梯

墨子和他的墨家学派是一个科学家集团,他们在数学、物理学、医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墨子还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般(即鲁班)相媲美。墨子很擅长防守城池,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般还要高明。

墨子非常反对为了争城夺地而使百姓遭受灾难的混战。一次他听到楚国要利用公输般发明的云梯去侵略宋国,就急急忙忙地亲自跑到楚国的都城郢都,劝公输般不要帮助楚惠王攻打宋国。

公输般说:“不行呀,我已经答应楚王了。”墨子就要求公输般带他去见楚惠王,公输般答应了。在楚惠王面前,墨子很诚恳地说:“楚国土地很大,方圆五千里,地大物博;宋国土地不过五百里,土地并不肥沃,物产也不丰富。大王为什么有了华贵的车马,还要去偷人家的破车呢?为什么要扔了自己的绣花绸袍,去偷人家的一件旧褂子呢?”

楚惠王虽然觉得墨子说得有道理,但仍不肯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公输般也认为用云梯攻城很有把握。

云梯是什么样子呢?它有点像现在消防车的梯子,在古代属于战争器械,用于攀越城墙。古代的云梯,有的下面带有轮子,可以推动行驶,故也被称为云梯车,配备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器具,有的还带有滑轮等升降设备。

《武经总要》中的云梯图

墨子并不畏惧,对公输般说:“云梯再先进,你能攻,我也能守。”说完,他解下了身上系着的皮带,在地下围着当作城墙,再拿几块小木板当作攻城的工具,叫公输般来演习一下,比一比本领。公输般采用一种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种方法守城。一个用云梯攻城,一个就用火箭烧云梯;一个用撞车撞城门,一个就用滚木擂石砸撞车;一个用地道,一个用烟熏。最后,公输般用了九套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使完了,可是墨子还有许多守城的高招没有使出来。

公输般呆住了,但是心里还是不服,说:“我想出了办法来对付你,不过现在不说。”墨子微微一笑说:“我知道你想怎样来对付我,不过我也不说。”

楚惠王听两人说话像打哑谜一样,弄得莫名其妙,就问墨子:“你们究竟在说什么?”墨子说:“公输般的意思很清楚,不过是想把我杀掉,以为杀了我,就没有人帮助宋国守城了。其实他打错了算盘。我来到楚国之前,早已派了我的三百个徒弟守住宋城,他们每一个人都学会了我的守城办法。即使把我杀了,楚国也是占不到便宜的。”

楚惠王听了墨子一番话,又亲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领,知道要打胜宋国没有希望,只好说:“先生说得对,我决定不进攻宋国了。”一场战争就这样被墨子阻止了。

世界上第一次小孔成倒像实验

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照相机,它的光学原理小孔成像已经被大家熟悉。是谁第一个发现了它呢?他就是我国古代伟大学者──墨子。

邮票中的墨子

大约两千四五百年以前,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墨经》中有这样精彩的纪录:“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这句话的意思是,物体的投影之所以会出现倒像,是因为光线为直线传播,在针孔的地方,不同方向射来的光束互相交叉而形成倒影。它的注释里还提到,照射在人上部的光线,则成像于下部;而照射在人下部的光线,则成像于上部。于是,直立的人通过针孔成像,投影便成为倒立的。物距越远,像越小;物距越近,像越大。

这个实验科学地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这是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

小孔成像原理图

相关推荐文章:为什么说伽利略是近代物理学的开山鼻祖? 比萨是意大利北部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1564年2月15日,在这座小城里诞生了一个男孩。他就是近代物理学的开山鼻祖-伽利略。 伽利略从小聪明好学,上学的时候,总爱向老师提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们见了他实在是又喜欢,又害怕。因为他提出的种种问题,常常把老师问得张口结舌。到了大学时期,伽利略成为一个善于思考、有独立见解的青年。那时候,在大学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被奉为金科玉律。要是学生对老师的说法有什么怀疑,老师只消一句话:“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学生便不敢再生怀疑。而伽利略却与众不同,凡事他都要弄个明白。伽利略家境贫寒,父…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欧冶子铸龙泉宝剑 在武侠小说和电视剧里,无坚不摧的龙泉宝剑常被提及,它的制造者叫欧冶子,是中国古代铸剑鼻祖。 欧冶子少年时从舅舅那里学会了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了第一把铁剑“龙渊”。 玉柄铁剑是中国古代考古发掘中出土年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被誉为“中华第一剑”。 当时,越王勾践在吴王夫差手下做了三年臣仆,获释归国后卧薪尝胆,在贤臣文种、范蠡等扶持下,决意报仇复国。 欧冶子听到这消息,兴奋异常,对妻子说:“我虽已年迈,不能上战场杀敌立功,但可铸剑救国啊!” 于…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蔡伦造纸 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把字写在竹片上,叫做竹简,再用皮带子或绳子把一片片竹简编串起来,就成了册。竹简的缺点很多,不仅太重太占地方,而且字容易被抹掉,竹片容易生虫。 东汉时,蔡伦是宫里的一名宦官,后来被汉安帝封为龙亭侯,他为人敦厚谨慎,勤奋好学,办事专心尽力。 那时候,人们已经学会了养蚕取丝,先把煮好的蚕茧用棍子敲烂,铺在席子上,就成了丝绵。人们把丝绵取下后,将留在席子上的一层薄薄的纤维晒干,就成了纸。有人发现丝纸可以书写文字,用起来比竹简方便多了。这种丝纸产量少,价格昂贵,一般人使用不起。蔡伦在皇宫里经常用到纸,日子…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多面手祖冲之 南北朝时,我国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祖冲之的祖父名叫祖昌,是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他经常随爷爷到工地上,处处感到新鲜,问这问那。有一次,祖冲之问爷爷:“为什么每月十五的月亮一定会圆呢?”爷爷解释说:“月亮运行有它自己的规律,所以有缺有圆啊。” 祖冲之越听越有趣,从此,经常缠住爷爷问个不停。爷爷便对他说:“孩子,看来你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对天文却是用心钻研,正好,咱们家里的天文历书多得很,我找几本你先看一看,不懂的地方问我。”这样,祖冲之对天文历法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一天,爷爷带祖冲之去拜见一个钻研天文很有成就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钱乙造六味地黄丸 滋阴补肾、强身保健的六味地黄丸是家喻户晓的名药,它的发明者叫钱乙,是北宋著名儿科专家。 北京同仁堂生产的六味地黄丸 钱乙做过一段时间的翰林医官。一天,宋神宗的太子突然生病,请了不少名医诊治都毫无起色,病情越来越重,最后开始抽筋。这时,有人向皇帝推荐钱乙。钱乙进宫后,从容不迫地诊视一番,要过纸笔,写了一贴“黄土汤”的药方。 宋神宗接过处方一看,见上面有一味药竟是黄土,不禁勃然大怒道:“你真放肆!难道黄土也能入药吗?”钱乙胸有成竹地回答说:“据我判断,太子的病在肾,肾属北方之水,按中医五行原理,土能克水,所以此症当用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墨子破云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