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贾耽绘制“世界”地图

贾耽是唐朝时期的地理学家,从小就喜欢读地理书籍,喜爱骑马射猎,到过不少地方。他成年的时候,安史之乱让唐朝元气大伤,边疆多事,领土丧失,所以他经常怀念国家领土的完整。

后来,他参加科举考试,当了朝廷官员,又被提升为鸿胪(lú)卿兼左右威远营使,这是一个掌管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能和很多外国人打交道。工作之余,贾耽也不断进行地理研究。

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贾耽有空就去问那些外国使节:“你们的国家是什么样子?靠海还是临山?平原多还是丘陵多?你最远去过什么地方,那里又是什么样子?”外国使节就告诉他,自己国家的地图像个梨子,上面小下面大,四周靠海,陆地很平坦。贾耽听在耳里,记在心上,又找来中国人画的一些外国地图,请外国使节看有没有错误。

就这样,他的地理知识越来越丰富。这时候,因为唐朝走向衰败,很多地方陷入军阀混战,贾耽对此深为焦虑,决心绘一幅描绘唐朝统一强大的地图,以备政治军事所需。

为了绘制此图,他花了三十多年时间阅读文献,调查采访,认真选取资料,画了一幅长三丈、宽三丈三尺的巨大地图,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海内华夷图》。这幅地图不光篇幅大,信息丰富可信,而且对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名称、方位、山川等内容,也有适量的记载,可以说是小范围的亚洲形势图。

绘制地图时,贾耽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有的地名经过历史沿袭,已经不叫过去的名字了,如果只写现在的名字怕不够详细,要是将两种名字都写上又怕人糊涂。

一次,贾耽正琢磨着这个问题呢,凑巧看见家里的厨子用油瓶装油,只见厨子用两种油瓶,一种白色,一种黑色。

贾耽很奇怪,问道:“你为什么用不同的油瓶呢?”厨子回答:“老爷,家里有新鲜油也有陈油,怕混淆,所以我才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油瓶。这样一来,我虽然不识字,但只要看颜色,就知道白瓶装的新鲜油,黑瓶装的陈油,再怎么样也不会出错啦。”

贾耽茅塞顿开,于是在绘制地图时也用了厨子的方法,古代地名用黑色标注,现代地名用红色标注,开我国以两种颜色标注地名的先河。此法一直为后世的历史沿革地图所沿用。

贾耽绘制的《海内华夷图》

科学链接:地球仪的诞生

现存最早的地球仪是1492年由德国人马丁·贝海姆(Martin Behaim)制作的。他是生活在十五到十六世纪的德国的地理学家、航海家,担任过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的航海顾问,和哥伦布、麦哲伦这样的航海家有过交往,还参加过由迪奥戈·康所率领的西非探险船队,这支船队后来一直航行到了刚果和安哥拉附近,并经亚速尔群岛返回。

马丁·贝海姆制作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地球仪,现存于德国纽伦堡。

1491到1493年间,有着丰富的地理知识的马丁·贝海姆,和画家格奥尔格·阿尔布雷希特·格洛肯森合作,请工匠打造了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地球仪——“Erdapfel”,德语的字面意思就是“地球苹果(Earth apple)”。

贝海姆制作的地球仪,由于当时数学、地理等知识的落后,不免存在许多错误。比如位于西非的佛得角群岛,就比正确的位置竟相差了好几百英里;很多地名都是并不存在的,大西洋中布满了神话中虚构的岛屿,马可·波罗的许多见闻也被当做地理资料收入其中;这个地球仪诞生在美洲被发现前,所以当时属于美洲的位置还是一片海洋。

相关推荐文章: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亚里士多德也有出错的时候吗? 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岛上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发展到公元前1450年时,希腊半岛上建立了迈锡尼王国。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进入到繁荣的雅典时期,这些奴隶制国家,形成了工商业经济占重要地位的城邦民主制国家。特别是到公元前509年,实行了改革,希腊独特的经济和政治状况,促进了科学技术和哲学的发展。由于实行民主政治,建立陪审团制度之后,演说和辩论十分流行,这样就使得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得以产生和发展。科学逐渐替代宗教迷信,古希腊涌现出一大批哲学家,同时他们又都是科学家。 例如,希腊第一个科学家、哲学家泰勒斯及其以他…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最早的太阳黑子记载 月球背面的环形山,都是用已故的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环形山共有五座,其中有一座就是以战国时代天文学家石申夫命名的。 天文学是我国古代最为发达的自然学科之一,文献数量可与数学并列,仅次于农学和医学。在古代,天文最初却是数术的一种,主要用来推测吉凶。古人把日月星辰奉为神明,占星家通过天象的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 石申夫是魏国的星象家,他每天要通过观测星象的变化预测天意,比如哪颗星星非常明亮,可能预兆着对应的方位会有好事发生,哪颗星星一下变暗淡了,可能预兆着一位有影响力的人要过世了。 当时没有…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刘洪发明算盘 现在我们常见的算盘发明于东汉时期,发明者叫刘洪,是一位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当年,东汉灵帝刘宏下令要当时任上计掾(yuàn)之职的刘洪在短时间内将全国各州的人丁、地亩、赋税数字计算清楚后交尚书院。于是,上计署厅堂内一千人在刘洪的带领下连日来聚精会神、不辞辛劳,为朝廷计算出一项又一项数字。 那时候的运算工具只是竹、木或兽骨制成的宽约二毫米、长约十几厘米的筹签,计算时便要用筹签在案几上时而横、时而竖地移来挪去,这就叫运筹。用筹签计算极易出错,还特别慢,更无法作高深的数学计算。 这样日夜运筹计算,三五日倒也罢了,时间一长人…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郦道元写《水经注》 郦道元是北魏的地理学家,在少年时代,他随父亲到山东,经常与亲戚朋友一起到有山水的地方游览,观察水流的情景。看着瀑布奔泻而下的水流和飞溅的水花,听着在山谷间回荡的铿锵有力的巨大音响,郦道元如痴如醉。 年纪轻轻,他已游遍了北方的山山水水。游历使他大开眼界,也对各地的水文地理、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都有了真切的了解。郦道元还酷爱读书,他读书范围很广,除了正统的经史子集外,其他方术、医卜、地理、天文类都无不喜读。 一天,他的一位朋友从南朝回来,给他带了一本郭璞的《水经注》,他一看大喜过望,接连几天手不释卷。郭璞是东晋时有名的文…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徐光启种甘薯 我们现在吃的香喷喷的甘薯,和一位明朝大科学家徐光启有关。 甘薯 徐光启生于松江府上海县,松江府是农业发达的地区,徐光启早年也从事过农业生产,取得功名以后,他虽忙于各种政事,但一刻也没有忘怀农本。 在古代,为官者如果父母去世,要辞官回家乡守孝三年,徐光启在为他父亲守孝的三年期间,就在他家乡进行农业试验,总结出许多农作物种植、引种、耕作的经验。 1608年,江南地区受灾,粮食不足,徐光启为家乡父老的生存问题十分着急。他琢磨着,如果能种一种产量高又容易活的粮食,就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了。 一天,他在家中吃饭,看见餐桌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贾耽绘制“世界”地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