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是谁定下来的呢?那就是西汉时的天文学家落下闳(hóng)。
位于四川省阆(làng)中古城落下闳纪念馆的落下闳雕像.
从小生活在乡间的落下闳一直醉心于天象观察,漆黑的夜空里闪耀着那么多星星,在他眼里就像满天的宝石一样。
他还是个小孩子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仰望星空,直到脖子酸了、眼睛痛了才去休息。小落下闳常想,为什么月亮有时候圆圆的像一张饼,有时候又弯弯的像一张弓呢?为什么有的星星那么亮,有的却很暗呢?为什么头天晚上星星越多,第二天的天气越好呢?
他拿这些问题去问大人,可是大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的求知欲越来越强了。落下闳开始读书识字后,偶尔看到了一本天文方面的书,一下爱不释手,这本书解答了他的好多疑问,给他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
落下闳从此认真钻研起天文学来,经过一段时间,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他用天文学知识也帮助了不少人。
有一年的夏天特别炎热,阳光毒辣辣的,乡亲们都忙着晒粮食。落下闳走了过来,对他们说:“大伙儿赶紧把粮食收了吧,等会儿不是起风就是下雨。”
有人不相信,反驳道:“现在一丝风一片乌云都没有,怎么会下雨呢?”落下闳说:“我早上看云彩像鱼鳞一样,天文书上说过这种云彩预示着不下雨也会起风。大家还是谨慎些吧。”
有些人相信了,忙收了粮食;有些人却将信将疑,还是继续晒粮食。落下闳见劝说无用,也只好离开了。不久后,真的下起雨来,没听落下闳话的乡亲们后悔莫及。
西汉建立初始,仍沿用秦代历法,即颛顼(zhuān xū)历。到了汉武帝元封年间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误差积累已很明显,所以汉武帝决定改历法,于是从全国各地找来了有才能的民间天文学家,和官方的天文学家一起合作。
落下闳的名气在家乡慢慢传开了,后来经司马迁推荐,被汉武帝征召入京,与当时的官方天文学家唐都、邓平一起修改历法。
在改历过程中,曾发生激烈的争论,大家各有方案,相持不下,最后形成了十八家不同的历法。经过仔细比较,汉武帝认为落下闳与邓平的历法优于其他十七家,遂予采用,于元封七年颁行,并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因而新历又称为太初历。
太初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落下闳将孟春正月改为岁首,即《太初历》里一年的开始,依照春、夏、秋、冬顺序,至冬季阴历十二月底为岁终,使农事与四季的顺序相吻合,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落下闳确立正月为岁首后,人们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新年”,民间习称“过年”,民间也就有了“春节”的说法,一直沿用至今。
知识链接:司马迁和天文学
说到司马迁,我们第一反应就是他编撰了《史记》,却不知道他还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天文学家,他写了《历书》和《天官书》,开创了中国史书系统记述天文学资料的优良传统。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日食和月食是不可预测的天变现象。在惊惧之下,人们认为这是上天的示警,但是司马迁分析了历代的月食记录,他打破月食不可预测的成见,总结出月食现象的发生存在一种周期性的规律。
月食形成示意图
在司马迁之前人们虽然早已观测到五大行星有逆行,但认为除了火星和金星的逆行之外,其他都是一种反常的变异;司马迁分析了汉兴百余年来的史官行星观测记录,并结合他自己的观测验证,他发现,在五个行星的运动中都有规律地出现逆行现象,并指出,行星在逆行时比顺行时可能更加明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落下闳修改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