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为什么会在夏天出现?
夏日的中午,妈妈和妞妞在家午睡,突然停电了,妈妈和妞妞都被热醒了,刚好外面知了叫个不停,妞妞觉得更热了。
“妈妈,这知了真烦,我本来就很热,它们还一直不停地叫,你把它们赶走吧。”
妈妈笑着说:“这我可办不到,它们都在树上呢。夏天有知了很正常啊,一会儿来电了,就凉快了,你就别怪它们了。”
妞妞继续说:“好吧,但它们为什么到夏天就出来了呢?而且它们是怎么发出声音的?”
“这是因为夏天是知了繁衍的季节……”
知了也就是蝉,自古以来,人们对蝉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是它的鸣声,而叫的是雄蝉。为什么雄蝉会叫?原来蝉肚皮上的两个小圆片叫音盖,音盖内侧有一层透明的薄膜,这层膜叫瓣膜,其实是瓣膜发出的声音,人们用扩音器来扩大自己的声音,音盖就相当于蝉的扩音器一样来回收缩扩大声音,就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会叫的是雄蝉,雌蝉的肚皮上没有音盖和瓣膜,所以雌蝉不会叫。
雌蝉一定是哑巴吗?这是蝉的一个谜。
表面上看来,捕捉到的雌蝉都是不会鸣叫的,所以人们都称雌蝉为“哑巴姑娘”。从上面所讲的来看,雄蝉的“镜膜”兼有收音和扩音的作用,那么,它在鸣叫时,镜膜在扩音,就必然听不到自己的鸣叫声。雌蝉既不会说话,雄蝉又听不到自己在叫些什么,这不成了雄蝉在瞎叫唤吗?这样怎么让远处的雌蝉准确无误地找到“男友”呢?
有的科学家认为,当雄蝉拼命地高歌鸣叫时,能把方圆1000多米内的雌蝉召唤过来。当雌蝉飞到近距离时,雄蝉不断发出特有的低音量的“求爱声”,吸引雌蝉靠近。与此同时,雌蝉也能发出低音量应答声。这样相互默契才能达到交配目的。只不过雌蝉的这种低音量次声人耳听不到。
不过,它们是否真的用低音量的声音在“交谈”,这还是个谜。
冬天是昆虫冬眠的时候,夏天是昆虫繁衍后代的时候,为了吸引配偶所以要鸣叫,蝉在蜕变之后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几周,它们临死前会生下下一代的蛋,幼虫在地下需经过3~4年的时间才能长成,然后爬出地面,上树,蜕变,由地蝉变成真正的蝉。仅有几周的生命,其实只为了交配。
蝉一般3~4年繁殖一代,以卵和成虫在树枝木质部与土壤中越冬。老熟后的成虫于6—7月间出土羽化。其出土的时间常在晚上8时至早晨6时左右,以夜间9—10时为出土高峰时段。
成虫在出土之后即爬到附近的树上羽化,完成羽化需2小时左右。成虫出壳时,翅脉为绿色,身体为淡红色。以后,翅膀逐渐舒展开来,翅脉和体色都逐渐变深,在黎明之前逐渐向树上爬去。成虫羽化后,先要刺吸植物的汁液,补充营养,然后开始鸣叫,叫的目的是吸引雌蝉。
雄蝉一般在气温20摄氏度以上开始鸣叫,当气温达到26摄氏度以上时,许多雄蝉就一起鸣叫,称为群鸣。当气温达30摄氏度以上时,这些雄蝉不仅鸣叫时间长,而且次数也更多,声音也叫得更响。
鸣蝉有一定的群居性和群迁性,上午8—11时,它们成群地由大树向小树迁移;到了晚上6—8时,它们又成群地由小树向大树迁移。
成虫的飞翔能力较强,但一般只做短距离迁飞。若摇动树干,它在夜间有一定的趋光性和趋火性,如没有外力去摇动树干,则其趋光性和趋光性并不明显。
成虫的寿命为45~60天。此虫在不同时期,雌雄的比例很不平衡,在羽化的初期,雄虫比雌虫多6~7倍,但到羽化盛期,雌雄的数量趋于相等,到了羽化的末期,则变为雌多雄少,而且雌虫要比雄虫多6~7倍。
雌雄交尾以后,雌蝉把卵产在植物枝条中,造成枝条枯死。卵在枯枝中到翌年6—7月孵化落入土中,在地下生活3~4年,每年6—9月蜕皮一次。若虫在地下的深度一般在2~30厘米或更深。幼龄若虫多附着在侧根或须根上,而大龄若虫则多附着在较粗的根上。
成虫在地下生活期间,地面上都留有一个米粒大小的通气小洞孔,成虫就生活在其中。
知识小链接
多数北美蝉发出有节奏的嘀嗒声或呜呜声,但某些种的声音甚动听。会鸣的蝉是雄蝉,它的发音器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趣味生物科普知识:知了为什么会在夏天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