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名人档案
齐白石,画家、篆刻家。初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又号寄萍老人等,湘潭(今湖南)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刻印为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协主席。创作融合传统写意画与民间绘画表现技法,独创新格。擅画花鸟虫鱼,亦工山水、人物。篆刻朴茂劲辣。作品编为《齐白石全集》。
名家名言
1.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人骂之一笑,人誉之一笑。
2.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
3.似者媚俗,不似者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名人故事:大器晚成的齐白石
齐白石的乳名叫“阿芝”,出生在湖南湘潭县,由于家里穷,只上了一年学就退学了。
16岁的时候他成了一个雕花木匠,所雕刻的花草、人物都很细腻,人们都很喜欢,买的人也很多,但是在农村,一个木匠一年忙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27岁的时候,齐白石正式开始拜胡沁园等人为师学画。
本已捉襟见肘的他现在又要学画,笔墨纸砚的费用,都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哪有余钱晚上买灯油供自己画画用?于是他到山坡上折了不少松枝回来,晚上点燃了当灯用,屋子的墙壁因此也被熏得到处都是黑黑的。夜里熬夜作画饿了怎么办呢?凉水是不用花钱的,所以他只能以水充饥。这样的生活不管怎样艰辛,毕竟是安稳的,他的画也从没有间断过。与此同时,他还练会了刻章。那时一个很有名的篆刻名家偶然来到了他的家乡,村里人都纷纷拿着石章请其雕刻,齐白石也拿去了一枚,几天后去取时,这个人让他拿回去磨平了再来。齐白石回去后很用心地磨呀磨,觉得磨得够平了,谁知送去后篆刻名家又让他等,等了多天又是让拿回家磨,一气之下,他就自己刻了起来,虽然刻得不好,但他坚持向名家学习,不断地磨了刻,刻了磨,屋里竟然成了石屑的天下,章自然也越刻越好。这段时间齐白石刻了足足有3000多枚印章,渐渐地,齐白石的章刻得已经非常不错了。
齐白石画画更是入迷,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他描绘的对象,就连他家门前的一块大石头也不知被他画了多少遍,还有院里的牵牛花,墙上的大南瓜,草里的小蚂蚱都被他细细地观察了又观察,写生了又写生。齐白石用自己的勤奋打开了艺术的殿堂。在这座艺术的殿堂里他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这也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是,齐白石一直到40岁都没有离开过家乡,虽然他的绘画和雕刻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却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为了开阔眼界,他开始了游历的生活。在此后的数十年当中,他游历了中国的大江南北,美丽的河山和各色的风土人情让齐白石大开眼界。
为了更好地与艺术大师进行交流,他干脆搬到了北京居住。一开始,北京的文化圈并不认可齐白石的画,他的生活很困顿,可是他坚持了下来。这位老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摸索着自己的艺术之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融汇和碰撞后,他宣布自己要闭关了。他认为艺术的创作必须得静下心来才能有所突破,只有素材是不够的,必须学会化成自己的东西,然后再抛开自己固定的模式套路,重新整合处理。他整整用了9年的时间,来完成这样的整合和创立画风。这位大器晚成的画家,寂寞了9年后终于开拓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他的画风已经突破,并且成就了一个新的格局,他现在是用心在作画,而不再是为了糊口,为了生存。有一次,老舍先生给他出了一个题目《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整整思考了三天才落笔,只见画面上峡谷间泉水流动,有几只可爱的小蝌蚪若隐若现地浮动在波里,让人感觉水声带着蛙声飘荡而来。
齐白石终于成为了著名的画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名人故事:大器晚成的齐白石——齐白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