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名人档案
冰心,女。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1923年留学美国,陆续写作散文,结集为《寄小读者》。1926年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抗战胜利后去日本,曾在东京大学执教。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联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著作丰富,尤以散文见长。著有诗集《春水》《繁星》,儿童文学作品集《小橘灯》《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有《冰心文集》。
名家名言
1.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
名人故事:没有完成心愿的冰心
冰心从小爱读书,七岁之前,她就常常缠着舅舅给自己讲《三国演义》的故事,里面曲折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着冰心。可是舅舅总是有事儿,只能一段一段地给冰心讲。冰心等不及,于是自己拿起《三国演义》看。开始的时候,她大半看不懂,囫囵吞枣般硬着头皮地看下去。慢慢地,她可以理解一些书里的内容了,就越看越入迷。看完了《三国演义》,就找来《水浒传》《聊斋志异》……
童年的读书经历,为冰心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9年9月,《晨报》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了署名为“冰心”的小说《两个家庭》,从此,“冰心”这个名字就出现在了中国文坛上,而且影响越来越大。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赴美留学。出国留学前后,她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这些作品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当时二十岁出头的冰心,已经名满中国文坛。
冰心的一生,创作了大量广为流传的作品,还翻译了多本著作。即使到了八十岁,她也仍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而是继续着自己人生创作的高潮。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文采飞扬、著作等身的作家,却有一个未了的愿望:她想写一部史学巨著,提起笔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冰心出生在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她的父亲谢葆璋参加过甲午战争,后来在烟台创办了海军军官学校并出任校长。冰心从小在烟台的大海边长大,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视野。而父亲的爱国情怀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地影响着冰心的幼小心灵。
在一个夏天的傍晚,父亲带着冰心在海边散步。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远方小岛上的灯塔在夕阳的余晖中一闪一闪地发着红光,冰心说:“爹,烟台的海滨真美!”
父亲仰天慨叹:“中国北方的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比如说威海卫、大连湾、青岛……何止烟台一个呀!”
冰心马上说:“爹,那你带我去看看吧,我每个都要去!”
幼小的冰心哪里知道,现在这些港口都已经被外国侵略者占据了。她的话深深地触痛了父亲的心,父亲表情沉痛地回答冰心:“现在我不愿意去!你知道吗?那些港口现在已经不属于中国人了,威海被英国人占领了,大连被日本人占领,青岛被德国人占领,现在,只有烟台是我们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影响了冰心幼小的心灵,并留下了一生的烙印。以至于时间转换到1994年,冰心还毅然对友人们说:“我要写一部大作!”
这一年是甲午战争100周年,冰心所说的大作,就是要为纪念甲午战争写一部中国海军的百年变迁史。此后,冰心的案头上摆放了好几部厚厚的中国海军史。她还将海军司令部的军官请来,详细地咨询中国当代海军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这位年逾九旬的老人,想要为甲午战争的100周年写出一部怎样的大作呢?冰心为此多次提笔,最终却一个字也没有留下!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因为痛苦!因为一想起甲午战争,冰心就会激动得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以至于每次还未动笔,纸面已经被泪水打湿了,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啊!
可惜的是,1995年9月,冰心因为病重住院,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她被迫放下笔和纸。之后,她在床上一躺就是三年多,在1999年2月28日,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她离开的时候,她的眼睛里面充满了泪水,仿佛眼前满是波涛激荡的大海,大家明白冰心老人的心里仍然记挂着自己未曾动笔的巨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名人故事:没有完成心愿的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