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名人档案:
张仲景(150~154—215~219),原名张机,字仲景,汉族,生于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世奉为“医圣”。他毕生钻研医学,写出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巨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书中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法则,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张仲景曾在长沙担任太守,每月初一、十五这两天,他会让衙役打开衙门,但却不理官司,而是为老百姓免费看病,他还把这种做法称为“坐堂行医”。
这天,又到了坐堂行医的日子。一大早,就有两个病人同时来找张仲景看病,两个人都说自己有发烧、咳嗽、鼻塞、头痛的症状。张仲景对二人进行了一番询问,得知二人昨天都在街上淋了雨,之后他又替二人各自把了脉,确定他们是患了感冒,便给他们开了同样剂量的发汗解热的麻黄汤,嘱咐他们拿回去服用。
张仲景以为病人服药后就会康复,谁知第二天一个病人的家属慌慌张张地找上门来,说病人服药后虽然出了一身大汗,但病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比之前更加严重了。
张仲景听后心头一惊:“难道是我的诊断出了错吗?”随后,他赶紧跑到另一个病人家里去探望,却看到病人神清气爽,说自己在发汗后就觉得很舒服,现在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张仲景十分纳闷:为什么对一个人有用的药物对另一个人却无效呢?他们的症状明明是相同的啊!
他又仔细回忆了昨天诊治时的情形,忽然想起在给两人诊脉时,一人腕上无汗,另一人腕上却有细小的汗珠,而且脉搏也相对要弱一些。他一拍脑门,自言自语道:“对啊!病人本来就有汗,再服下发汗的药,不就更加虚弱了吗?这样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让病人更加难受,这都得怪我在诊断时不够仔细,忽略了这一点细小的差别,才会让病人白白受罪啊!”随后,他赶紧给病情加重的病人重新开方抓药,病人服药之后,很快便康复了。
通过这件事,张仲景意识到在治疗时不能过于武断,要仔细查明不同的表征,然后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这就是他后来提倡的“辨证施治”的诊疗方法。在实行辨证施治后,他的医术大大提高了,治愈的病人更多,也得到了更多人的敬重。
辨证施治——张仲景的故事启发
张仲景在治疗病人的时候,因为忽略了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开错了药方,导致病人服用药剂后病情加重,幸好他后来回忆起了这个细节,对症下药,才使病人得到了救治。这也提醒了我们,平时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不能犯经验主义的错误,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一定要提醒自己细心,做到细心一些,才能避免因为小细节处理不当而引发大错误。
相关推荐文章:中国名人故事:喜爱钻研的钱学森 钱学森名人档案 钱学森,应用力学家、系统工程科学家。上海人。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9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务。在力学的许多领域进行开创性研究,为空气动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著有《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论系统工程》等。 名家名言 1.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神殿门,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2.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做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中国名人故事:让饥饿远离中国的袁隆平 袁隆平名人档案 袁隆平,杂交水稻专家。生于北京,西南农学院毕业。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70年代起先后主持育成了南优2号等杂交水稻品种。1975年与人合作研究出一整套生产杂交种子的技术,使杂交水稻得以大面积推广,比常规良种增产约20%,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著有《杂交水稻简明教程》等专著和论文20余篇。 名家名言 1.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2.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试验田,那我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名人故事:让饥饿远离中国的袁隆…中国名人故事:辨证施治——贾思勰齐民要术 贾思勰名人档案: 贾思勰(生卒年不详),汉族,北魏益都(今属山东省青州市)人。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建立了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规范了耕作措施,并推进了动物养殖技术的发展。他总结了自己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的体验,再将前人典籍和农书中的许多知识加以分析、整理,写成了农业科学技术巨著《齐民要术》,这本书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贾思勰当过太守,但是他更喜欢研究农业知识,而且愿意亲自去尝试,不但常常下田耕种,还和农户一起牧羊。有一次,他听当地的农夫们说自己养的羊总是会莫名其妙地死去,这…中国名人故事:祖冲之创制大明历 祖冲之名人档案: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汉族,出生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他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地质学家和文学家。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个闰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他还第一次将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因此建议把圆周率π叫作“祖率”;他还提出约率22/7和密率355/113,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另外,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机械专家,重新造出了早已失传的指南车、千里船等巧…中国名人故事:登山验证诗句——沈括的故事 沈括名人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杭州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是北宋卓越的科学家、改革家、政治家。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历法与今天的阳历相似;他记录了指南针的原理及多种制作方法;他发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他又研究阐述了凹面镜成像的原理,还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在地质学方面,他首先提出了石油的命名,并对冲积平原形成、水的侵蚀作用等颇有研究;在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他也取得了很多成就,他的代表作《梦溪笔谈》更是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名人故事:辨证施治——张仲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