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东汉的时候,有位大臣名叫陈蕃,他以忠直敢谏闻名于世。汉桓帝在位时,陈蕃是朝廷议郎。他曾经上奏桓帝说:“眼下农事不佳,连年歉收,庄稼有五六成遭灾,农人中成千上万人处在饥寒之中,啼饥号寒,民不聊生。然而宫中有女几千人,每日吃鱼吃肉,穿戴绫罗绸缎,施为脂油粉黛,这要耗费多少资财啊?俗语说得好:‘谁家养有五个闺女,会穷得连贼都不肯去。’现在后宫有女千人,这不是穷国之举吗?再说,把这么多宫妃放入后宫,这是灾祸的根源呀。历史上有多少教训呀,难道不该汲取吗?”皇帝于是采纳了陈蕃的意见,放出宫女五百多人。大臣们也称赞陈蕃说:“你真是忠心耿耿、公正无私啊!”
陈蕃能如此有远见智谋,敢于直言纳谏,成为皇帝的忠臣,有一番大作为,得益于他小时候“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传为佳话的故事。
陈蕃自幼勤奋,博览群书。为了寻求读书的安静环境,他便独立生活学习。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个地方偏僻的小院落里读书写文章。由于读书刻苦,常常钻进书堆而不能自拔。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让他很有满足感。除了睡觉,大部分时间都被读书写作所挤占,自己从不注重衣着打扮,还疏忽了对庭院房间的打扫。院子里杂草丛生,砖瓦石块、污水随处可见,可他却视而不见。走进他居住的房间就更是不堪入目了。桌椅板凳放得哪都是,上面的尘土有很厚一层,桌上还有吃剩下的饭菜和没有洗的碗筷。各种书籍到处乱堆,有的放在床头翻卷着,有的在桌上和地上散落着。屋角蜘蛛网密布。
有一次,他父亲同城的一个朋友薛勤,听说陈蕃在这里居住学习,就打算来看望他。陈蕃像往常一样,早上起来后,没有怎么洗漱梳理,蓬头垢面,更没有打扫收拾房间,就去读书了。读至兴奋之时,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才意识到有客人来访,急忙出来迎接。薛勤说明来意,陈蕃一阵寒暄过后,便请薛勤进屋。
薛勤见陈蕃蓬头垢面,走进院里,又是一片脏乱不堪,就已有些气愤。等被陈蕃请进屋中,看到那番场景,实在忍无可忍,便教训他道:“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难道你就这样来迎接客人吗?陈蕃呀,你可是官宦家的子弟啊,客人会常来常往,你应该把庭院清扫得干净些,好迎接宾客呀!”陈蕃听了,理直气壮一本正经地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何必在乎这院子、房间屋子的事情,局促于一房一室呢?”薛勤听后,点点头,心里暗自认为陈蕃能有澄清世道的志向,还是与众不同的,是个可造之才。于是,便继续引导他,说道:“贤侄所言极是,真是志向高远啊。”但又用反问进一步引导他:“大丈夫胸怀大志,的确需要高一步立身,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但你想过没有,如果你连自己的庭院、房间都不能清扫干净整齐,又如何来扫除天下呢?海不拒细流,方能成其大;山不拒纤土,方能成其高!所以从点滴小事做起,才能为将来的大抱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席话,终于使陈蕃懂得了这两者其实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懂得了成大事必自小事做起,这对他后来的成长,确实有很大裨益。
【悟在当下】从小事做起
要成大事必须先从小事做起的道理,对于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
用这种认识来反映现实,也能看到其中的合理之处。家庭事务处理好了,对于家庭成员更好地投身于工作、学习中,享受到家庭的天伦之乐,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前提。而且从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原则出发,中国传统的文化还将治家与治国平天下相提并论。一是力图将它们统一起来,治国治家有方有略,相得益彰。二是治家的方法、策略和技巧对于治国而言,也有借鉴的意义。虽然治家是小事,治国是大事,但是两者并不是决然分开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