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和刘禹锡 浪淘沙。希望大家喜欢。
刘禹锡《浪淘沙》
刘禹锡
八月涛声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词共九首,此处选的《八月涛声》是第七首。浪淘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为刘禹锡、白居易创为词牌,但与后来长短句形式的《浪淘沙》并非一调。这组七言绝句,是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至四年(822-824)刘禹锡在夔州时谱写的新民歌。
“八月涛声吼地来”,每年农历八月,钱塘潮最大。诗人正是选择这一黄金季节来到钱塘江边观潮。每每潮来之前,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那奔腾呼啸的声响。诗一开头,就是写的这一听觉上的印象。“头高数丈触山回”,从听觉转到视觉。头高,指潮头; 山,指钱塘江口的龛赭二山。海潮一进钱塘江入海处的喇叭口后,由于水域变窄,海潮骤然增高,撞击龛赭二山,飞扬起白色水沫,又重重地落回潮水中,与后续的潮水一起向钱塘江挺进。可是,此时当读者正沉醉在那潮浪排空摧山击石的壮丽画面中时,诗人笔下的潮水却开始退下了:“须臾却入海门去。”海门,是钱塘江的人海口。显然,诗人在这里省略了潮涨的自然过程,诗人没有像一般的写潮诗那样,去继续摹写两岸人头争相出,一江秋水尽倒流的景观,而是笔锋一转,去写那退潮的迅疾。这无疑使人在主观上更觉得潮水来去须臾,变化万端,于是潮涨时的喧闹开始转入潮落后的平静:“卷起沙堆似雪堆。”退潮后的沙滩,如一场激战后的战场,到处是被巨浪卷起的断垣残壁似的沙堆,满目狼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熠熠的白光,犹如那堆堆白雪。这种由喧闹顿入平静,在视听觉上造成的巨大反差,从而达到了使闹者更闹,静者更静的艺术效果,于是“大浪淘沙”这一主题便被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九首浪淘沙词,首首都在反复咏唱“大浪淘沙”这一主题: 从九曲万里的黄河,到碧流轻浅的洛水; 从鸭头春晓的汴水,到两岸花开的锦江; 从薄雾轻笼的澄洲,到八月涛声的钱塘……。诗人足履所至目光所及,处处是大浪淘沙的雄伟景象。然而,这仅仅是自然吗?永贞革新失败后,诗人长期贬谪在外,“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种迁客的孤寞长期伴随着他。但是,诗人并未因此而动摇过自己的初衷: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咏史二首》)。这种坚定的追求,在这组浪淘沙词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第八首)。把自己比作真金,何惧那风吹浪淘。大浪淘沙的景象,自然界有此,人世亦有此! 也许这才是浪淘沙词里所具有的深刻内蕴。
刘禹锡是一位擅长借景寓情,讽托幽远的诗人,他常常把诗作为一种武器,借景托物来抒发自己的胸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