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对联故事」祝枝山巧断联句

祝枝山巧断联句

明代书画家祝枝山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被人誉为“江南四大才子”。祝枝山虽出身豪门,却是嫉恶如仇,看不起爱钱如命、为富不仁的财主们。

话说有一年的除夕,地方上有个姓钱的财主老爷,十分喜爱祝枝山的书法,盛情邀请祝枝山为其写春联。祝枝山本就瞧不起此类鱼肉乡里的地主老财,存心想奚落这个财主一番,于是,满口应允,挥毫泼墨,给财主的府第大门写了一副这样的春联: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钱财主虽不通文墨,但也识得几字,看到祝枝山给他写的联子,顿时目瞪口呆,气得脸都发紫了,但又无可奈何。郁闷!愤怒!他越想越气,未待春节过完,他就到衙门里告状说祝枝山辱骂他。县令派人传来祝枝山,责问道:“钱老爷好生请你写对联,你为什么用对联辱骂他?”只见堂下祝枝山对知县老爷作了一个揖,回答道:“大人差矣!读书人无权无势,岂敢骂人,我这里明明写的是吉庆之词呀!”站在一旁的钱财主气急败坏地说道:“大老爷明察。他的对联上是这样写的:‘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这哪里是什么吉庆之言,分明是借联语咒骂我。”县令大人一听,猛地一拍惊堂木:“大胆祝枝山,为何无中生有,借用联语,作践他人?是何居心,快快招来,不然,定将大刑伺候!”“威——武——”三班衙役喝起堂威。祝枝山听了,哈哈大笑,趋前一步,反唇相问道:“大人乃读书之人,原来也不知春联的念法,难怪信了钱家的话呢!真是天大的冤枉!”县令道:“证据如山,岂容你信口雌黄?照你之言,该如何念?本官且听一听。”祝枝山“叭”地一声,打开折扇,轻摇了两下,郎声吟道: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钱姓财主和县令听了,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县令才如梦初醒,训斥钱财主:“无耻狂徒,不怪自己才疏学浅,倒把祝先生如此绝妙的吉庆之词当作辱骂之语,还来欺骗本官,还不快给先生赔罪!”钱财主气得浑身哆嗦,但却无奈,只得向祝枝山赔罪,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又是一年春节,有个经营养猪和酿酒生意的地方财主,过年时请祝枝山写春联。因为此人口碑一向不佳,乡民们都十分憎恶他,祝枝山便存心戏弄他一下,提笔写道:

养猪头头大/老鼠个个死

酿酒缸缸好/作醋坛坛酸

大家都知道,春联从古时候就是用毛笔竖写,实际上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祝枝山写好后,照着上面的语气节奏,抑扬顿挫地念了一遍,财主大喜,连夸好联,便欢天喜地把春联贴在大门上了。祝枝山却趁财主不注意,私底下用笔在上下联中各点了一个逗号,把春联点成了这样:

养猪头头大老鼠,个个死

酿酒缸缸好作醋,坛坛酸

这副春联经这样一加标点,读起来意思就完全变了。第二天,地主门前围着好多过路的人在看对联,大家看了都捧腹大笑。笑声惊动了地主,他出门一看,立刻气得昏了过去。

【博闻馆】江南四大才子

江南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一般认为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十六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

图为祝枝山行楷《洛神赋》局部,整幅作品绘在绢上。

祝允明,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号枝山。他自幼就显现出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五岁能写字,九岁能写诗。

文征明特别擅长绘山水、兰竹、人物、花卉,尤精山水。书法上,他的小楷笔画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徐祯卿天性聪颖,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他在十六岁的时候,写成了《新倩集》,当时在苏州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相关推荐文章:「中华对联故事」陆云荀隐报家门 陆云荀隐报家门 一天,晋代文学家张华家里,前后脚来了两位客人,一位叫陆云,他和哥哥陆机都是名声远播的文学家,人们称他们为“二陆”。另一位叫荀隐,也是一位文采不凡的才子。 张华见他们二位到来,忙请他们入座,高兴地说:“两位才子互相都没见过面,今天能够在我这里相聚,也是缘分。大家可不要落入俗套,不能像寻常人一般地寒暄、清谈哟!” 这时,陆云首先站起身来,一抱拳,温文有度地自报家门道: 云间陆士龙 荀隐一听,暗道:果然出口不凡,寥寥五个字,就报出了自己的家乡和名字。原来,陆云,字士龙,江苏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松江,…「中华对联故事」小子拈句对尚书 小子拈句对尚书 高则诚是元末明初时期的大戏曲家。他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六七岁时,就善于吟诗作对,深受大家的喜欢。 高则诚小时候,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途经当地很有名望的尚书府第时,恰逢尚书大人正送客出门。尚书大人很谦和,为官做人口碑也不错,平常喜欢小孩子,尤其是那些有才有智的孩童。看到蹦蹦跳跳回家的高则诚身穿绿袄,一脸天真无邪的可爱样,颔首微笑,存心想考一考这个小才子。灵光一闪,有了。大人捋须含笑,朗声道: 出水蛙儿穿绿袄,美目盼兮 别看高则诚年纪小,却是个饱读诗书的人物,自然知道“美目盼兮”出自《诗经·卫风…「中华对联故事」叫花子佳联成姻缘 叫花子佳联成姻缘 明朝有一位户部尚书,膝下生有一女。这女儿不仅生得花容月貌,娉娉婷婷,而且知书达礼,描龙绣凤,无所不能。但美中不足这位小姐年已十八,却尚无意中人。尚书平日把女儿视若掌上明珠,为女儿的婚事,整天发愁。一天,女儿对他说:“父亲大人,我以前说过,我要选一位有才学的郎君,庸俗之人,不屑一顾。现在我已撰好一则上联,请命人张贴在府门口,对出下联者即招为夫婿。”尚书接过来一看,哈哈大笑,称赞女儿有才学。 第二天,府外墙上一则征婚上联张贴出来,句为: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小姐如此才华,真是…「中华对联故事」宰相巧对状元郎 宰相巧对状元郎 明朝天启年间,宰相叶向高有一次外出,路过福州,顺道去看望自己的得意门生——新科状元翁正春。在谈笑中,天色渐晚,叶向高说:“老夫今晚恐怕进不得城门了。”翁正春听了,很是高兴,心里明白,恩师准备在他家留宿了。翁正春笑着指着自家的房子说了一联: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叶向高一听,颇觉有趣,翁正春这联,明着是谦虚,却暗藏机关,是所谓以刁钻著称的“联边联”。这种联,要求每一个句子都用相同偏旁或部首的汉字组成,读起来饶有兴味。翁正春这联,也是如此,联中九字,字字宝盖头。 叶向高略一思索,对了下联: 客官寓宫宦,…「中华对联故事」揭时弊科场赋联 揭时弊科场赋联 清朝康熙五十年(1711),江南举行乡试,正主考官左必蕃和副主考官赵晋两个人接受程光奎等盐商的贿赂,把他们录取为举人。没有被录取的考生们于是把五路财神的塑像,从财神庙抬到文庙,又把科场大门上的“贡院”匾额改成“卖完”两个字,当做横批贴在大门上,两边挂着一副对联: 赵子龙一身是胆 左丘明两眼无珠 左丘明是《左传》的作者,传说他是一位盲人。赵子龙也就是赵云,是三国时期骁勇善战的名将。赵子龙曾经单枪匹马救得刘备的儿子刘禅,刘备曾夸他“浑身是胆”。这幅对联巧妙地运用典故,暗暗嵌上两位主考官的姓氏,痛骂他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华对联故事」祝枝山巧断联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