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admin的诗句和大漠穷秋塞草衰。希望大家喜欢。
【诗句】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出处】唐·高适《燕歌行》。 【意思】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 日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来越稀。边将身受皇帝思泽竞麻痹轻敌,战士筋疲力尽仍难解关山之围。 【鉴赏】 “大漠”四句:穷秋,秋末。衰,一本作“腓”,枯萎变黄。斗兵,战斗的士卒。恩遇,指身受皇帝恩宠和重用。常,一本作“恒”。四句写边塞战争进行到深秋时,困守落日孤城的唐军,能战斗的士兵越来越少,将帅们身受皇恩,享受优越的待遇,却总是疏忽轻敌,尽管战士们在关山竭力作战,仍不能解除孤城之围。 【全诗】 《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鉴赏】 高适(约702-765),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早年穷困,40岁后才举有道科,“安史之乱”后仕途通达,做过淮南节度使和西川节度使等官,最后任散骑常侍,人称“高常侍”。诗歌擅长七言,边塞诗较有名。横行:无阻挡地任意奔驰。摐金:敲击金 属乐器,指军乐。榆关:山海关。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羽书:加急的军情文书。狼山: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境内。凭陵:仗势侵犯。玉筯:指思妇的眼泪。三时:指早、午、晚。 边塞诗是盛唐诗歌的主要内容之一,作者是最有名的盛唐边塞诗人之一,本篇就是一首边塞诗的代表作。 《燕歌行》是乐府旧题,本是写离别内容的。本篇是借旧题写新事,写戍边打仗的复杂内容,题目只是一个用来辨认的记号而已。 本篇基本上是以一次战争的过程为写作顺序。每四句为一意义层次,写战争爆发、出征迎战、将帅腐化和轻敌受挫、战士思家、战阵拼杀等内容,最后两句深切地表达了对战士的哀怜之情。 本篇的思想性很突出,但思想倾向却有矛盾。诗中描写了将帅的轻敌骄纵,享乐腐化,不体恤战士,而战士们却不顾一切地血战,直到为国捐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唐朝如此,纵观历史长河,封建社会都如此,这是揭露社会本质的名句。战士们不顾生死,也不为功名,“死节从来岂顾勋”,这是盛唐英雄主义的张扬。但是,战争的艰苦残酷及作者的反战情绪也在诗中多处表现,对将帅的不满更为突出。结尾两句比较清楚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怀念李广将军,因为他带兵常打胜仗,更因为他关爱士卒。 乐府古体诗通常比较自由地安排句子,常常是长短随意,更不讲究对偶等修辞,但本篇却句式整齐,辞藻华美,对偶句很多,明显是受唐代格律诗带来的影响。其中的“大漠”两句、“少妇”两句、“杀气”两句都是精工的对偶句式,形成了本篇整齐美的主要特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admin的诗句】“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