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注疏》的内容包括哪些?
南宋光宗时,有人将十三经及当时认为较好的注、疏、正义合刻在一起,成为《十三经注疏》,它包括:《周易正义》10卷,魏王弼、晋zd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20卷,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70卷,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内周礼注疏》42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50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63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60卷,晋杜以预集解,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28卷,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觳梁传注疏》20卷,晋容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论语注疏》20卷,魏何晏集解,宋邢疏;《孝经注疏》9卷,唐李隆基注,宋邢疏;《孟子注疏》14卷,汉赵岐注,宋孙爽疏;《尔雅注疏》10卷,晋郭璞注,宋邢呙疏。
《十三经注疏》都有哪些
十三经注疏:即指后人为了便于查阅《易》copy、《诗》、《书》、《周礼》、《礼记》、《仪礼》、《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的注和疏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的一部书.这就是现在通行百的《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是文史研究工作者经常要查检的书。中国文籍,浩如烟海,目前存世度约十多万种,《四库全书》是这些文籍的精华,其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经部又是其精华,而《十三经注疏》则冠列于其经部之首。清代由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知号称善本。目前通行本为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浙江古籍出版社的缩印本(精装16开本上下册)。其阮元校勘之处,均用▲号表示。详见各家出版社之出道版说明。
《仪礼注疏》今人整理的,北大本,上海古籍本、吉林出版集团本,这三个版本哪个好?
北大本是十三经整理委员会全面吸收了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和孙诒让《十三经注疏校记》的成果,并且知吸取了近现代学术界有关“十三经”及其注疏的道校勘、辩证、考异、正误等方面的成果整理而成。
古籍本是郑玄注,唐人贾彦疏,编成《仪礼注疏》,成为后世最权威的《仪礼》读本,与其他唐代钦定专儒家经典注疏统称为《十三经注疏》,又由王辉先生重新校勘整理而成。
吉林本乃是四库荟要影印本。
我个人来说只要有郑玄注就可属以看了,所以推荐古籍本吧。
自己整理、校注的会更好。这些辑注本身辑注的人自己可连话都说不百清楚。中文不行呢!还是自己努力来整理、校注吧!你曾看过什麼这类的古籍,把中文的义理弄得服服贴贴,每一个文字、每一个段落和度整个辑注都贯穿到一块的呢?没有吧!既然每一知个辑注的开头,从第一个中文字起,其中的义理连话就说不清楚,那麼还能巴望以次的文字能贯通的吗?这样的一些注疏都是一些蛀书虫道搞出来的,只会害人,不会助人。所以还是自己别开新局,总是保险些。起码你不会一开始内就误入歧途。人生时间不多,人世诸多险恶。巨奸大恶其一就是这些古籍的注疏。历代诸多腐儒,他们没什麼本事,他们行的玩意就是搞这些误国容误民的东西。还美其名为读书呢。
仪礼的流传历程
《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
在宗教意识不甚发达的古代中国,汉民族的祭祀等原始宗教仪式并未象其他一些民族那样发展成为正式的宗教,而是很快转化为礼仪、制度形式来约束世道人心,共有一百多卷的《仪礼》便是一部详细的礼仪制度章程,告诉人们在何种场合下应该穿何种衣服、站或坐在哪个方向或位置、第一第二第三……每一步该如何如何去做等等。
据《仪礼》载,天子、诸侯、大夫、士日常所践行的礼有: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士丧礼、丧服、既夕礼等等。[1]文字艰涩,内容枯燥,治史者对它望而生畏,而且是“三礼”中成书较早的一部。据考古材料及古文献所知,商、周统治者有名目繁多的典礼,其仪节日益繁缛复杂,非有专门职业训练并经常排练演习者,不能经办这些典礼。儒生掌握的可能创行于西周并在春秋以后更加通用的各种仪节单,经不断排练补充,整齐厘订,成为职业手册。他们要为天子、诸侯、士大夫举行各种不同的礼,因此保存的仪节单很多,曾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记载。但传到汉代只剩了十七篇,包括冠、婚、丧祭、朝聘、射乡五项典礼仪节,由高堂生作为专供士大夫阶层施行的“士礼”传授,称作《礼经》,为“五经”之一。
那么,十七篇《仪礼》是不是一个残本?一种观点据此认为,十七篇《仪礼》是一部残缺不完之书。另一种观点正与此相反,认为十七篇《仪礼》并非一部完全的残本,而是一部完备的著作。清人邵懿辰《礼经通论》对此有很详细的论证。《礼记·昏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观今本《仪礼》十七篇,《昏义》所说作为“礼之大体”的上述八项内容,皆完整无缺。另外,《礼记》中有很多篇是直接解释《仪礼》的。[2]
汉宣帝时,以戴德、戴圣、庆普三家所传习的《礼经》立于学官,当时属今文经(见经今古文学)。不久在鲁境又出现《礼古经》,其除有十七篇外,多“逸礼”三十九篇,但未传下。今文经传至西汉末,有戴德、戴圣、刘向三个篇次不同的本子。汉末郑玄用刘向接尊卑吉凶次序编排之本作注,并记明今古文之异同。今只有此本传下。该书至晋代始称《仪礼》,当时门阀为宗法需要,特重其中详定血统亲疏的《丧服》诸篇,出现了不少有关著作。唐贾公彦撰《仪礼疏》十七卷,南宋时与郑注合刊为《仪礼注疏》。
北宋熙宁(1068~1077年)中一度废《仪礼》不为经,元祐(1086~1094年)间又恢复。历宋、元、明,续有不少研究著作。
清代研究者有十余家,以胡培翚《仪礼正义》为世所称。
1959年,甘肃省武威磨咀子6号墓中出土汉简480枚,包括《仪礼》简469枚,日忌杂占简11枚;同时,在第18号墓中出土“王杖十简”。其中,《仪礼》简为《仪礼》的版本、校勘提供了重要资料,由于简册保存完好,墨迹如新,对于复原古代简册制度提供了具体例证。1964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整理的《武威汉简》,公布了这批简牍资料。
怎么分清十三经注里是谁做的注疏
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魏·王肃伪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氏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东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以毛诗正义为例:除了正文。“传”?指的是毛传????“?笺”??指的是郑玄????“疏”?后面的指的是孔颖达?“?????”音义“是陆德明做的
这六张图是完整的?小雅?天保??的注疏
天保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尔,俾尔戬谷。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徧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十三经注疏》都有哪些?
“十三经”包括《易》、《诗》、《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经典,内容博大,在悠久的中华文明进程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期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观念中。
编辑本段注疏释义
注疏:注和疏的并称。
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
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宋人将十三经之汉注唐疏合刊,”注疏”之称始流行。
十三经注疏:即指后人为了便于查阅,<<易>>、<<诗>>、<<书>>、<<周礼>>、<<礼记>>、<<仪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孝经>>、<<尔雅>>、<<孟子>>的注和疏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的一部书.这就是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
注疏版本
“十三经”各注释版本中,以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最为完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榖梁传注疏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论语注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十三经”包括《易》、《诗》、《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经典,内容博大,在悠久的中华文明进程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期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观念中。
编辑本段注疏释义
注疏:注和疏的并称。
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
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宋人将十三经之汉注唐疏合刊,”注疏”之称始流行。
十三经注疏:即指后人为了便于查阅,<<易>>、<<诗>>、<<书>>、<<周礼>>、<<礼记>>、<<仪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孝经>>、<<尔雅>>、<<孟子>>的注和疏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的一部书.这就是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
注疏版本
“十三经”各注释版本中,以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最为完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榖梁传注疏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论语注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