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书院

本文核心词:南昌豫章书院。

豫章书院

  豫章书院

  豫章书院,书院原址位于东书院街8号内,现为南昌市第十八中学所在地。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始建于南宋,为清代江西省城书院。先后以理学祠、孝廉堂、书院等形式出现,为古代江西学术思想的传播、人才培养的著名官学机构。

  豫章书院源于江西豫章罗氏,汉惠帝时大农令罗珠奉守九江郡,郡人张交献地,乃与灌侯筑新城,并在沟内手植豫章树,豫章郡因此而得名。罗氏此后以豫章为堂号显于天下,各地的豫章书院基本都由罗氏后人创建。

  书院沧桑

  古豫章书院是今江西南昌豫章书院的前身,创于南唐升元二年(938),距今1000余年,为江西四大书院之首。南宋,为当时理学家们传播朱程之学的基地。明朝初年书院处于沉寂状态,至明嘉靖年间才又得以发展。明万历三年,首辅张居正禁院,豫章书院像全国其他书院一样停办,被迫卖田充边需。明万历七年(1579),江西巡抚凌云翼、潘季训先后重修,改祀宋、元、明诸儒,称“豫章二十四先生祠”即罗从彦(豫章)、陆九韶(梭山)、陆九龄(复斋)、陆九渊(象山)、李燔(文定)、黄灏(商伯)、张洽(元德)、吴澄(草庐)、吴与弼(康斋)、罗伦(一峰)、胡居仁(敬斋)、张元祯(东白)、欧阳德(南野)、邹守益(东廊)、罗洪先(念庵)、魏良弼(水洲)、舒芬(梓溪)、罗钦顺(整庵)、胡直(庐山)、罗汝芳(近溪)、王时槐(塘南)、邓以赞(定宇)、李材(见罗)、邓元锡(潜谷),他们都是江西省内的理学名家,蜚声海内,象山先生陆九渊更是一代儒学巨擘。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改名为“理学名贤祠”。康熙三十一年(1692)巡抚马如龙重建,聘南昌进士熊飞渭为山长,选江西各府、州、县、厅学之生员俊秀者入学。五十六年(1717)官方再次重建,而且布局有所不同,右为讲堂,左为祠堂,面向全省选拔数百名学子读书其中;第二年(1718),康熙皇帝御书“章水文渊”四字门额赐予书院,使书院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乾隆对书院亦较为重视,并对师长、士子两方面作了严格规定,强调人品为上的原则:“凡书院之师长,必选经明行修,足为多士模范者,以礼聘请。负笈生徒,必择乡里秀异、沉潜学问者,肄业其中。其恃才放诞佻达不羁之士,不得滥入”,并明令仿效白鹿洞书院“立之规条,以检束其身心”。在这种形式下,陈宏谋与郝硕两位巡抚分别从院规与院舍两个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奠定了书院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道光(1821―1850)及同治(1862―1874)时期,豫章书院在规模与藏书量方面得到了继续扩展。光绪(1875―1908)初,一度改为举人书院,名曰“孝廉堂”,堂称“孝廉书院”,并立有《孝廉书院碑记》。由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重视,豫章书院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型书院之一。

  书院历史

  书院创建于南宋时期,当时在朱熹理学的影响下,这里成为江西地区传播朱程之学的基地。元明两朝书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中明万历年间,因为政府的政策而一度被迫停办。后来江西巡抚凌云翼、潘季训修葺后改祀宋元明诸儒,称“豫章二十四先生祠”。

  书院在清朝初期恢复了当初的办学规模,招生对象不再局限于南昌府辖地,开始选拔江西各府、州、县、厅学之生员俊秀者入学。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康熙皇帝御书“章水文渊”四字门额赐予书院,其后的雍正、乾隆也对书院予以了充分的重视。江西巡抚陈宏谋与郝硕则从院规与院舍两方面下了较大的功夫。正由于康雍乾三位皇帝以及政府的重视,书院在清中叶发展到达顶峰:名师云集、藏书丰厚,成为当时全国闻名遐迩的大型书院之一。

  晚清,受西学东渐观念的影响,书院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江西省大学堂”。1949年以后,一度改作南昌大学工学院、洪都大学。

  陈弘谋与豫章书院

  陈弘谋,字汝咨,号榕门,清广西临桂(今桂林)人。早年刻苦自励,素有大志,堂书座右铭:必为世上不可少之人,为世人不能做之事。雍正元年举乡试第一,旋中进士。历任吏部郎中、浙江道御史、杨州知府、江南布政使、直隶天津道、江苏按察使、布政使及陕甘、江西、两广、福建、湖南、江苏、云南等省(区)督抚,加授兵部、吏部、工部尚书,太子太保、太傅。死后谥号文恭。陈弘谋在京外任官31年,遍及12个行省。为官,他熟谙民风,体察民情,知了得失,深明利害,兴利除弊,尽心尽责,兴修水利,引导百姓养蚕织布,教导百姓灌溉、植树、凿井、开矿富民、赈济贫苦,无所不做;为学,他以不欺为本,力主学以致用,言政则引之于学,故尝谓“仕即学”。陈弘谋在湖南任官期间,曾于乾隆二十八年用皇上赏赐的钱及借有公帑银共计4000两,贷给商人,获得年息银1400余两用作岳麓、城南两书院经费,并亲自制定了经费收支条例,且十分详细,便于管理。任职云南期间,陈弘谋督促顺定知府建造了凤山书院,各府、州、厅也建造了义学700所,使少数民族子弟大都能入学就读。广刻《孝经》、《小学》、《居家杂议》、《近思录》及所辑的《纲鉴》、《大学衍义》等书,颁发给各级书院、学校作上课所用的教材,让边疆各民族子弟多能受教育,其中有许多人也参加录取科举中第了。详细检查了,云南各义学和书院的财产数量、产权所有、经费收支、膏火束修、师生教学等管理情况,并以此编成《义学汇记》一书,为研究云南义学、书院教育的重要文献。治学方面,主要以宋五子之学为根基,又宗承明薛,渲高攀龙,内行修饬,自求自得。以政为学,计必久远,措置审市详,规模宏大。常言:“是非度之于己,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考古今利害得失,集自汉至清约80位著名学者的有关著述,编成5种“遗规”,即《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学仕遗规》等,主旨在于“盖冀天下无论男女少长,贵贱贤愚,均有所观感兴起”。作为江西巡抚的陈弘谋,对书院十分重视,曾于雍正二年对豫章书院进行大规模的修葺。豫章书院创建于南宋,是江西较大书院之一,曾与白鹿书院、鹅湖书院、白鹭洲书院等书院齐名。自创建至今已有800年的历史,曾以古代之理学祠、书院,近代之大学堂、工业学堂及现代大学、中学、职业学校等形式出现,为江西学术思想的传播、人才的培养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纵观豫章书院的发展史,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创建和发展时期朱熹任南康郡太守时,重修白鹿洞书院,为书院订规立章,亲自教授生徒一事,极大地推动了南宋书院的发展。豫章书院就是此时期创建的,它的创建不仅成为理学家们传播理学的基地,而且培养了一批封建统治人才,对维护封建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到了元朝,由于元统治者把理学作为治国安民之道,对书院采取了扶植与控制相结合政策,豫章书院受此政策影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明朝初年因统治者对书院采取既不提倡也不禁止的政策,致使明建国初的整整100年中,书院处于沉寂状态,至明嘉靖年问才又得以发展。二、毁废和改建时期明万历三年,首辅张居正曾在以“请饬学政以振人才”为名的疏中提出:“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党徒及号召地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以此开始,豫章书院像全国其他书院一样完全被毁,被迫卖田充边需,后又经江西巡抚凌云翼、潘季训修葺后改祀宋元明诸儒。称豫章20位先生祠,如陆九渊(象山)等,他们都是省内13郡的理学名家,这一行为也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和学术的情况,说明了江西学者对理学的崇敬。清初,朝廷对书院控制得很严。顺治九年世祖曾立《卧碑》于各地,明令“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并令敕:“各提学官督率教官生儒,务将平日所习经书义理,着实讲求行实践,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堂。”可见,由于政府的控制,书院得不到恢复和发展,成为豫章书院史上最沉寂的时期。兴复和极盛期顺治前后,豫章书院与全国其他书院一样进入了兴盛期。康熙五十七年,清圣祖御书“章水文渊”四字赐豫章书院。府志载:“……恩颁赐章水文渊四字,前家人章二保捧到臣当即祗领题报在案,随募匠鸠工虔制备,于康熙五十八年八月敬谨悬。”在康熙朝的61年中,对书院较为重视,这与清圣祖对理学的推崇、对朱熹的崇敬有关。从康熙五十一年敕命朱熹开配l0哲,及编汇《性理大全》、《朱学大全》等事例说明了康熙朝执行的是提倡程朱理学的国策。豫章书院在这种国策下得到了发展,成为豫章书院史上灿烂时期。雍正年间,清世宗对书院有所压抑,但至雍正十一年情况又所改善,清世宗曾亲诏:“……俾远近士子观感奋发,亦兴贤育才之一道也,督抚驻之所,为省会之地,着该督抚商酌举行,各赐帑金1千两。将来士子群聚读书,豫为筹划,资其膏火,以垂永久,其不足者,在于存公银支用……”据《南昌府志》载“豫章书院所得一千两,购田279亩地,每年额收租金310余石,以供书院食用。由县经管支收,如有不敷济,以南新节备仓谷”。自豫章书院在经费上得到官方的资助,实际上逐渐成为官学的一种形式。乾隆七年,江西巡抚陈宏谋制订了豫章书院学约10则:立志向、明义利、立诚敬、敦实行、培仁心、严克冶、重师友、立课程、读经史、正文体,并附定仪第10条。此学约不仅发至省内各书院仿照执行,而且对全国书院都有一定的影响,也标志着豫章书院无论在教学内容、师生选择或管理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已成为省内外有影响的书院。豫章书院在乾隆期间得到多次修葺,规模日益扩大。光绪七年,商绅将豫章书院西北隅旧有考棚改建为举人院,名日孝廉堂,堂内设孝廉书院,前为山长讲习,后为斋舍。并令龙文彬志其始末,撰孝廉书院碑记,以存永久。这一时期,豫章书院由沉寂到复兴到极盛和不断完善,在豫章书院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四、书院过渡到西学时期光绪二十四年清德宗下令:“各省府州县之大小书院改为高等中等与小学堂。”维新失败后西太后那拉氏下令“停止各省书院改建学堂之举”,至光绪二十七年八月清廷迫于形势不得不又复令各省将所有书院于省城改设大学堂,各府厅及直属州等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据此,江西巡抚李兴锐于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将豫章书院改为江西省大学堂,以汪瑞恺为总办,学生收举贡监为合格,由各府县保送。

  发展壮大

  此后,豫章书院随罗氏家族文化名人的致力推广,很快在全国发展,形成以江西豫章书院、黔东豫章书院、广东豫章书院、福建豫章书院四大豫章书院为主体的全国性的书院体系。

  江西豫章书院

  江西豫章书院在豫章书院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及至晚清,受西学东渐观念的影响,光绪二十四年(1898),朝廷明令停办,二十八年(1902)江西巡抚李兴锐乃将之改建成“江西省大学堂”,学生由省内各府县保送,三十年(1904)又改作“江西省高等学堂”,校舍迁往贡院;宣统元年(1909),改成“江西实业学堂”;民国建元,为适应新型工业的发展,改称“江西省高等工业学堂”。1949年后,一度改作南昌大学工学院、洪都大学。现江西豫章书院已通过教育局审批重办。

  广州豫章书院

  豫章书院现位于长堤大马路348号广州市第九中学内西侧,现作为学校图书馆使用。豫章书院是广东省各县罗姓族人集资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建成的合族祠,在南海县居住的绅耆罗应铿等人,看到省内各族人纷纷在省会设置书院和试馆,为了便利罗姓子弟“赴乡试之寄宿者”,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遂向散居南海等地的罗姓族人倡议,集资兴建这所跨地域性的合族祠,得到族人的赞同,共筹到白银2万余两,于光绪十六年动工,十九年落成。合族祠是集社会性、经济性、文化性与纪念性于一体的公共性的建筑,除了方便子弟到省城参加乡试有个住宿点外,同时也是祭祀祖宗的场所。豫章书院坐北向南、三进,人字形风火山墙,主体建筑有下堂(头门)、中堂和上堂(祖堂),东侧原有的衬祠有议事厅和魁星楼。现东面的衬祠已被拆,但祠堂主体布局尚存,头门的封檐板、梁架的木雕、墀头的砖雕还相当精细,头门的名额“豫章书院”为左丞相大学士李鸿章所题。全院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是研究广州书院建筑很有价值的实体。豫章书院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和章程,1946年2月,豫章书院整理出版《广东豫章书院志》,书名为当年广东省长罗卓英题书。广州现还有一些书院,但出版书院志的极为罕见。2002年7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24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组织了3千多人的洋务工人罢工,这次的罢工委员会就设在豫章书院,因而也给这座旧式书院添上了特殊色彩。

  福建豫章书院

  宁化城关小河豫章书院,其前身为罗氏家庙,共祀四十二世祖元盛公以下列祖。始建於明永乐壬辰(公元1412年),己有的六百年历史。历经沧桑变故,先后经七次整修,均按始建规模,保持原有古貌。自清同治三年大加修固后,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经120馀年风雨侵蚀,于1986年底修复告竣。仍保留原有古貌,挂牌为“豫章书院”,并成立理事机构,负责主持每年春秋祭祀及维护管理。

  贵州豫章书院

  黔东豫章书院在贵州巡抚罗绕典的大力推广下,成为与江西豫章书院、广东豫章书院、福建豫章书院齐名的四大豫章书院之一。公元2004年黔东豫章书院迁到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羊昌村,距省会贵阳30余公里,占地30余亩,三面环山,绿水护绕,交通便捷,视眼开阔,是一个适合文化传播的好地方。书院入口“九羊雕塑”:新田原名为羊九军田,始于明朝,原为南京都阃林铨的食邑。史载:林钰,字槐元,明洪武四年调夜郎,即贵州,镇守施州卫,为将军。生儿林铨,封南京都阃,食邑千户,即羊九军田。人们有别于原名,始称林家新田,后因省略称,新田因此而得名。

  书院牌坊前,是一块非常醒目的“廉”石碑,“廉石”一词起源于三国,孙权的部下太守陆绩,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任满还家时因全部家当不满一船,船吃水太浅无法航行,只好搬动岸上的大石压船才顺利返家的故事。压船还家的巨石,就被后人称为“廉石”,而“廉石”从此就成为了为官清廉的象征!书院大门悬行楷牌匾“豫章书院”,为清大学士肃毅伯李鸿章手书。两侧悬挂概括新田历史长联一副:五百个春秋,一如既往,谁多收,谁少收,皆凭自身两手双足,唯问汝平身尽力否;三十代寒暑,众生诸相,孰有过,孰无过,仅乃他人只嘴片言,焉解吾耕读自在矣二门正中中华孝道文化展序,意喻“百善孝为先”。两侧配有对联一副:养胸中正气,修世上完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豫章书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