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一名清华学子:听父亲讲述心爱的女儿

本文核心词:马宇歌。

怎样培养一名清华学子:听父亲讲述心爱的女儿

“马宇歌”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我们《天津教育报》,是2000年5月。当时她12岁,正在住家北京的清华附中上初一。本报那期,报道了小宇歌新千年第一个“五?一”黄金周,只身到天津市来交友进行学访时,发生在记者眼中的典型趣闻。 光阴荏苒,5年过去,如今,马家有女初长成。2005年应届毕业,通过全国统一高考,荣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她,因为受到个性而成功的持久良好家教,马宇歌再度成了许多人士,特别是我国教育界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在海内外互联网上,搜索“?宇歌”这一特有名字,你会看到“新闻”、“网页”和评论,成千上万!   经由电话010-62785001,请清华大学校方帮助,我们报社在2005年“十?一”过后,自天津市再次联系上了北京的马宇歌一家;我和她爸爸约好,10月16日星期天一早,在京城见面。很凑巧,这天清晨刚好举行2005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一直特忙住在学校里的马宇歌,正巧也是她所在大学体育中心实跑测试过的,获准上场参赛选手之一。沿途,听身旁马拉松赛事现场服务人员说,她已经跑过去了。在终点,一些曾经采访过并一直关注着宇歌成长的首都媒体,早就准备好了摄影、摄像器材,就等着好好采访这个预期名列前茅的小姑娘了。但是,一茬一茬的人跑到了终点,还是没有见到马宇歌。什么原因影响了这一期待,我是很晚才得知的。原来,跑在半道的时候,马宇歌身后一位张姓选手因身体不适,突然栽倒了。宇歌主动照顾她重新站立起来――这位倒下的女同学倔强地表示还要继续向前跑。汗流浃背的小宇歌恐她发生意外,放慢了速度,寸步不离,一直陪着她共同奔向了终点。一时间,这件事成了马宇歌身边互联网BBS论坛上的热点争论话题。面对支持与不解的两种不同态度,身为父亲的马弘毅只是淡淡地笑着对我说:“这是宇歌自己的选择!”   那天,我们和宇歌爸爸,漫步在初秋暖日眷顾下的北京大学校园里,聊到了宇歌成长的点点滴滴。与外面京城的杂乱喧嚣相比,身处曲径通幽的博雅塔下、未名湖畔,这里更像一处垂柳成荫的世外桃源。比我幸运的是,马宇歌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就领略尽了一街之隔的清华、北大――这华夏两大著名高校的无穷魅力。如今,小宇歌已经长大,体魄强健,身材高挑,娉婷玉立,楚楚动人,成了一名世人称羡的清华高等学子。回首以往走过的十几年人生历程,宇歌爸爸深情地望着远处燕山山脉对我说:“其实,家庭教育有可能集中影响一个人发展前程的最佳期,不过大约十年,也就是从三、四岁到初三前这段时间。”   一、培育“善心”――纯洁的良心比任何东西都可贵   小宇歌胸前从小到大一直轮换着别了两枚徽章,上面一个刻着“博爱”,一个刻着“天下为公”。这两个小牌是在宇歌出生前一年,我利用当时不通火车的芜湖出差之机,特意拐到南京去做火车,上那里的中山陵买来的,为的就是要给自己以后出生的孩子戴。1995年3月5日CCTV播出的《东方之子》节目,刚开始的内容是7岁的小宇歌,和主持人白岩松在我们家屋门口的一段对话。画面上,白岩松问她:“你知道‘天下为公’什么意思吗?”   “知道。”宇歌撅着头,望一眼自己的胸前,对白岩松说:“‘天下为公’就是干什么事情不能只想着自己,还要想着别人,还要想着天下的人!”   “一个人只要常做有益的事情就能永生!”这是我陪小宇歌,一天晚上离开太平间时,对她说的。那次,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因为她刚刚亲眼目睹过北京人民医院急救室的病人,由生至死的全过程,久久陷入沉思。忽然,宇歌问我:“爸爸,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么一天,会像刚才那位奶奶一样(死亡)呀?”我说:“是!”她的小脸儿显得很无助:“爸爸您也会那样吗?”我冲她点了点头。   “爸爸,人怎么才能不死呢?”   因为当时我们正天天在看CCYV首映的每天一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小宇歌很熟悉里面的人物,我便问她:“你说“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是活了,还是死了?”   “死了呀?”   “既然他都已经死了那么多年,你怎么今天会知道他、认识他呢?”   “那个诸葛亮死了,可是因为他做的事谁都知道,所以这个诸葛亮又活了。”   “你说的对。由于他做的事是让人们喜欢的,大家永远记住了他,后来就把他给永远复活了。使我们像当时人一样,今日认识他、了解他,如同他天天也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你说,只要一个人能够不断做好事,做有益意的事情,是不是可以获得永生?”   在她10岁的时候,我带她走进了北京松堂关怀医院。这是当时北京唯一的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要带她去那里?   去之前,宇歌叠了许多纸鹤,准备了一堆漂亮的气球。路上,他还用自己攒的稿费,买了两兜水果。在一个五人间的病房里,小宇歌第一次亲密地接触了那些即将辞世的老人。屋中央的一个老人躺在床上。护士说,老人虽然睁着双目,但已没有眼光了。也许,世界在她眼里已经毫无色彩。出乎我的意料,小宇歌对这个群体没有任何疏离之感。她主动趴到老人床前,用她清脆银铃般的声音呼唤着:“奶奶!奶奶!奶奶!”并把带来的橘子剥给老奶奶吃。“宇歌,她不会吃了,你亲亲奶奶吧!”没想到,这孩子还真的扒上去轻轻亲了亲奶奶。这个吻,竟让护士异常惊讶――她发现老人的眼角即刻湿润了!病房里的气氛越来越温馨,宇歌不仅将五颜六色的纸鹤,一捧一捧放到每人床头,一口一口喂她们水果,而且把满屋都吹的是漫天飞舞的彩色气球。门口床位上一位94岁姓陆的’奶奶,佝偻着身子,坐了起来。宇歌一下扑到老人怀里。老人说:“孩子,你给我唱支歌吧!”宇歌轻声哼唱了一首“一条大河波浪宽”。之后在陆奶奶的脸上一左、一右深深地各吻了一下。   ――当时呈现的画面,让我一生都难以忘记:老人的脸庞突然红润了起来。她吃力地抬起双手,试图捂住双颊,生怕这个吻消失了。满脸的热泪,刹那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滴接一滴落下来,把胸前的衣服打湿了一片,嘴里哽咽着不停地一顿一挫说:“这有多么好呀……这有多么好呀……”一连三遍。回过神儿来,陆奶奶从脖子前的上衣襟里,哆哆嗦嗦掏出一个金色十字架,搂着宇歌:“宇歌,你是这世上最幸福的孩子了。我以后,一定要把你带到天堂上去!”   后来我们才知道,这是个年轻时候起,就在北京当时美国开办的协和医院工作的一名老护士,还会英语,始终未嫁,把毕生完全献给了救死扶伤的医务事业。童年宇歌那纯洁的一吻,对她老人家来说,是温馨应有的。   回来的路上,我们再一次讨论到了人生的问题。她问我,她到老了的时候,会不会也像这些奶奶一样。我告诉她,只要多做好事、不求回报,等到你老了,一年365天,每天都会有像你这样的人来给你往家里送来他们的欢乐。   小宇歌很懂事、也很知道感恩。这些年来,只要是全国各地哪儿有什么森林火灾、蝗灾、泥石流、旱涝灾害……她总会用自己的稿费,献上微薄之力。并主动去看望那些失学的同龄人、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等,竭尽所能主动帮助他们。我认为孩子只有从小充满良知和爱心,长大才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雨,永远不失尊严、不被屈服。   二、呵护“童心”――别漠视了这个最宝贵的财富   我总认为,拥有童心才能保持创造力和产生创世纪的人类伟大杰作。所以,我一直十分小心地呵护着宇歌身上的这些与生俱来的美丽品质。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信:宇歌直到初中二年级,还认为圣诞老人真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从宇歌懂事开始,每年圣诞节,我和爱人都会准备一份礼物给她,基本上是一本书、一个益智玩具和一些好吃的。但是,这个送礼物的人,必定是“圣诞老人”。我或她妈把礼物偷偷藏在院子屋门口,然后诱使小宇歌自己去找。每一次,看着宇歌找到礼物后的那份惊喜,我们也很激动。这个纯洁天真的孩子,到了学校里还会对小伙伴们说:“你们知道吗?我今年又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了!”同学大多会取笑她。但她却一本正经认真说:“圣诞老人不会偏心眼儿的,他也会送礼物给你,不信你再回家好好找找!”   有一次宇歌捅了漏子,恰逢圣诞节又快到了。宇歌忧心起来。我们一起外出散步,她牵着我的手问我:“爸爸,犯了错误的孩子,圣诞老人还会喜欢他(她)吗?”我告诉她:“会的。圣诞老人不仅喜欢乖孩子,也喜欢淘气的孩子;不仅喜欢好孩子,也喜欢“坏”孩子……”宇歌睁圆大眼,仰头望着我:“是不是只要是孩子,圣诞老人都喜欢?”“对呀,我的小妞妞!”   那一年宇歌虺虺不安,揣着大人难以猜测的小小复杂心理,终于像往年一样,12月25日又盼来了圣诞老人夜幕留在我们门外的雪中礼物。这孩子拿到礼物的那一霎,喜乐!鼓掌!欢跳!当夜她背着我们,在台灯下撅着小嘴儿,伏案持笔许久,给她认为一直心里装着每一位孩子的圣诞老人,工工整整写了一封信,叠了又叠,偷偷放在了小宇歌找到圣诞礼物的那个角落。我偷偷拿走这封信,拆开一看,泪如泉涌。我激动这孩子:她对圣诞老人的感情竟是那么真挚!   其实,童心也是许多人都想留住的美好东西。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对我们社会了解得越多,人们本性中最美好的坦然流露,似乎也越来越少了。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留住“童心”呢?要寻找一切契机鼓励孩子童心永驻!   1999年5月的一天,我和小学六年级的宇歌路过当时住家附近的北京青年宫剧场。那里正在举行北京市西城区企业工委系统“红五月”歌咏比赛。我们赶上暂时赛完休息,全场灯火通明,大家正在等待过会儿评委们再来宣布比赛结果。舞台空荡无人,上千参赛观众都在座位和过道里喝水聊天儿。我对正在够头往里望的小宇歌说:“你敢不敢到台上去表演一下?”小宇歌稍稍犹豫了一下,我用眼色鼓励她。只见她系着红领巾,双手把校服衣襟往下那么一抻,大大方方从后排走向最前面,上到舞台中央,站直冲全场人微笑着行了一个环视四周的少先队礼……一时间,所有的照相机和摄像机都对准了她,台下的观众报以兴奋的热烈掌声,净以为这是主办方特意安排的一场惊喜呢。   其实,我们本应着意培养孩子合法合理敢想敢干的类似品格。跳出那些莫名其妙的条条框框,才能让人性中最美好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孩子只要童心不泯,就会充满爱,对什么都更好奇,勇于探索、勇于追求。   三、保护 “好奇心”――好奇心是开启大千世界的一把钥匙   北方人都喜欢蒸馒头吃,生的时候,形状怎么改变都行,可一旦放锅里蒸熟了,再想改变它就难了。孩子的成长也是分阶段的,才智能力,该开启的时候如果受到压抑,过了这个阶段,改变他(她)和蒸馒头的道理一样,同样会很难的。因为最佳教育时机,错过去了。我亲眼看到过不少这样的孩子,他(她)们本来很有培养潜力、应该长大很有出息的,可是由于当时才能被压抑了,结果改变了后来的成才方向。我经实践坚持认为,所有的孩子只要天生健康,个体差别不大。以后的巨大差别主要是社会和长期影响、培养、锻炼造成的。   三、四岁对儿童来说,是“一期”重要阶段。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渐极度扩张,渴望了解一切,什么都想着手亲自尝试一下。然而我们往往看到是,特别聪明的孩子早在这个阶段,就被一些家长的无知给彻底压抑了!小宇歌幼年,对世界充满好奇。刚出生几天,我把小宇歌放到云南省玉溪公公家门外的松林草地上,解开襁褓,由她仰面躺着。白云一片接一片飞过头顶,这孩子兴奋地望着蓝天,挥舞双拳,使劲儿蹬踹两腿,高兴极了。记得她刚会下地跑时,当年初春,我们和邻居共同在院子里玩,她看到一只蜈蚣爬在潮湿的地上,两眼盯直了蹲那看着这条快跑的小虫子,一声不吭。忽然,她迅雷不及掩耳,把蜈蚣捏起来就放到了嘴里。在场,院儿里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全惊呆了。逗得我哈哈大笑,她妈妈急得大叫,赶紧生掰开宇歌的小嘴儿,掏出还没来及咽下的蜈蚣。小宇歌反而奇怪地哭了。我抱起她,笑着说:“蜈蚣可不能随便吃呀。”   孩子能够对陌生的东西这么好奇并勇于接触,那绝对是好事儿!   宇歌的大多兴趣爱好,不少都是三、四岁开发出来的。当时,除了在托儿所、幼儿园学习以外,我还经常有意带她到住家附近的少年之家或儿童活动中心去玩儿,她看到什么,喜欢什么,就由她去参加什么。顺应她的成长需要,开启她的潜在智能,保护她的求知欲。回家我更喜欢和她一起玩儿,同时应她要求,认真教她画、教她做……带她去串门等等。   宇歌10岁,给自己制订了一个14岁到上初二时的大致发展规划,共五项,其中之一是在这期间把祖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主要、有代表性的一些地方,都能自己走上一遍,实现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名友”的自定目标。此前小宇歌第一次独自远游是在1997年7月18日,晚上18时多,乘的是北京K65次到南京的列车,中途停了几站,整个行程都在夜间。宇歌那年刚进入10岁,正上小学4年级。她从小魄力大,加之“初生牛犊不怕虎”,听说我们同意她独自一人去江南,跳起来双手鼓掌,高兴死了。   说实话,看着小宇歌一个小小的、单薄的身影消失在我们面前,我和她妈的内心当时也很复杂。那天我们对她叮嘱了又叮嘱,把她路上可能发生的什么情况如何应付,再次作了提醒。我怕她妈妈到时放不开,对孩子心理有影响,就让爱人在工作单位,由我一个人请假送小宇歌去的北京火车站。我还清楚地记得,她乘的是K65次列车,加厢,硬座,在第118号座位即全车最后一个。车厢是中国大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常见的那种老式绿色客车厢。满车都是穷人家,没有座位的人很多。当时正值盛夏,车内一无空调、二无电扇。我对小宇歌说:“宇歌啊,你这次去,如果遇上意外,那就是咱俩最后一面了。爸爸交待你的话都记住了吗?”小宇歌大声说:“嗯,记住了。您放心吧。”我心里难受,跟她说“爸爸怕火车一开爸爸就下不去了,我先下去。爸爸在下面看着你。”我临走拜托了周围的旅客,然后找到当班的列车员又作了托付。下得车来,心里一酸,泪,就陡地涌上来了。我不敢走到孩子窗口,站到了列车前头。火车一开,我先往后跑,找到车窗里向我兴奋挥手的小宇歌,又伸展双臂跟着她往前跑。这,可真是单独放飞了。说不定,一个好好的女儿从此就再也见不着了。我自认为是一个还算坚强的人,但我仍然不能自已,独自站在月台望着列车驶去的背影,许久没有离开。   有了第一次连续28天、祖国南方苏皖两省、4400多公里圆满胜利的游历,小宇歌探索大千世界的心扉一下子被彻底打开了!她这些年到过不少地方,其中有大城市,如上海、天津、重庆、哈尔滨、广州、乌鲁木齐等等,也有较贫困的地区,如青海的湟中县、湖北大别山上的罗田县……还有革命圣地,延安、井冈山。也有的是从了解地形地貌角度考虑出发由她独自去的,像东北的小兴安岭,东海上的舟山群岛。海南岛、西藏……那全是一个人去的。小到边陲村落,上入蓝天,下潜海底,包括各少数民族地区、陆军、海军、边防军、坦克部队等等,整个都亲自经历过来了。她经过的事、见过的人,那就更多了。最近网上有一篇,本来刊登在团中央《中学生》月刊2005年第9期上的长篇报道《“风影女侠”马宇歌行万里路》,介绍的就是宇歌这段经历。   我们全家很喜欢一块儿聊天儿。我尤其爱和孩子在两种情况下好好交流,一是我们两人没事躺在床上的时候;一是我们领着她夜深人静上街散步的时候。我多年和孩子在一起的经验是,谈话特别是谈问题,最好捡最好的时候谈,而这两个时候谈,效果比什么时候都好。   她上小学三年级,一晚做作业,我又陪她到外面去散散步。走到离家不远的北京人民医院门口,宇歌很想去里面看看。于是,我就跟着她来到了四面通风的急诊部。小宇歌好奇地看着医生、护士,里里外外都忙着照顾一间急诊室里的危重病人。经过不知多长时间,非常不幸,那人竟在我们眼皮底下,抢救无效去世了。我在身后仔细观察小宇歌的反应。她十分难过,紧紧攥着我的手,跟着那群伤心的家属来到了太平间。我没阻止她,让她去见证一个人生命消失的全过程。结果,产生了我俩后来深入探讨人生积极意义的难忘效果。   现在的教育存在一个明显缺口。电门的插头和插座只有一一对应,才能起作用;如果插头两个眼,插座缺一眼,肯定没用。我们不应控制孩子的好奇求知心,只让孩子了解正面的东西,阻止他(她)全面地认识客观世界与社会。一般事物都有两面性甚至多重性,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还要注意让孩子尽量得到完整的认识并善加引导。这样反而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结果。   人物介绍:   马宇歌,一个四年级时被父亲从车站送行独自到千里之外进行学访旅游、14岁前利用各种节假日,在家长支持下只身克服千难万险,走遍了中国大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总计31个共200多市、县、乡、村,交了一万多名各界朋友,并自2003年起开始踏出国门,继续这一课余持久征程的英勇果敢女孩;一个10岁开始,不用讲稿就可应邀站在高大大学讲坛之上,在阵阵掌声中,随意向台下满堂高校师生发表长篇动人演讲,同时随机圆满回答八方现场提问的小学生;一个从二年级起记日记、写了四十多万字生命成长史的女孩;一个读了600多种中英文各类文字图书、从初中始即可同时用双语与中外各届人士,深入进行学术探讨的女孩……在她的十分不经意间,身上充满今日难得的这些显著人文气息中,我们确实欣赏到了太多太多令人感动的光芒与成就。但是,当我深入了解到她儿时成长中的一些片断,才发现,这所有辉煌的背后,一直都有神力在可靠地支撑着她:那是一点为人最本质的原动力――善心、童心、好奇心!我们每人原本生来全都拥有这些。但是,随着岁月流逝,咱们自己、以及为人父母的,如今还有多少人在把这些最不起眼的很平常东西,像宇歌一家,始终视之为宝呢?   别人浮躁的尘世,迷蒙了你我双眼;让我们反朴归真,从宇歌一家受到感悟,重新找回孩子成才的人间那串纯金钥匙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怎样培养一名清华学子:听父亲讲述心爱的女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