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点评

本文核心词: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点评

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点评

  1、试用教学案例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价值。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成为课堂教与学的主角,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适应新课堂教学需要而被运用,成为新课改的一个闪光的亮点。通过几年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和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开展小组讨论学习的作用不仅是完成目标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平台,同学之间能更加深入了解别人对课程的理解角度,以及思想认识。从而更全面掌握知识,合作中以沟通达成共识,产生共鸣。面对现在独生子女的个性,小组学习方式可以学到与人合作,听取别人意见,相互协调达到共同目标的团队精神。合作探究中进行讨论,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不同,看问题侧面不同,表达思想也不同,交流中会更全面地认识事物,更多机会表达思想,更有成就感。下面就教学中的一个教学片断谈谈我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

  1课例简介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的内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过探究、讨论,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系列活动,充分经历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亲身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建立表象,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本节课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注重了学习过程的探索性,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让“面积单位”这个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起丰富的表象,我选择了让学生课堂中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2、教学片断:(比较面积大小,探索面积单位)

  创设比较老师家的厨房和餐厅的面积的大小的实际情境,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意见,用眼观察的方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假设这代表餐厅,这代表厨房,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比较一下?

  (学生想到的’方法是测量)

  师:你想到了测量, 这是个不错的方法,但用尺测量的是长度,而不是整个面的面积,有没有更好的测量工具来测量一下餐厅和厨房的面积呢?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信封,里面有纸片做成的测量工具、有代表餐厅和厨房的卡片、胶棒等材料,想不想通过我们的动手实践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想。

  师:动手之前,请大家先看活动要求。

  (1)利用信封里的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比较一下餐厅和厨房哪个的面积大。

  (2) 各组组长做好记录,将测量结果记录到记录单上。

  (3)动作迅速、分工合作,比一比哪个小组用时最短,最先完成。

  明白活动要求了吗?(明白了。)下面请小组长拿出桌箱里的一号信封,小组活动现在开始!

  学生实践,教师巡视。

  (各组都非常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且都进行了合理的分工,有的涂胶,有的贴纸片,小组长边指导小组活动,边等待测量结果,小组活动井然有序。由于各组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所以完成的时间也不等。)

  小组交流活动结果。

  组1:我们组使用的测量工具是正方形,测量的结果是餐厅用了9个,厨房用了10个,结论是厨房的面积大。

  组2:我们小组用的是裁剪法。(学生边交流,边展示操作过程。)

  组3:我们是用圆形摆的,餐厅摆了9个,厨房摆了10个,我们的结论也是厨房大。

  组4:我们组也是用正方形量的,但我们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我们先横的摆了一排6个,又竖的摆了一排也是6个,六六三十六,我就知道一共能摆36个长方形。……(出现这种摆法,可见他们小组是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才开始动手操作的。这种摆法省力又省时,而且为下一步学习《面积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3[反思]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在这一环节中,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合作,学生们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而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而进行合作,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带来的快乐。在这堂课的学习中,学生不仅仅获得知识,更多的是享受到合作带来的快乐。

   4、我的感想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实践中共同探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式。合作意识的培养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但是这种能力的培养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我们现在正处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阶段,所以我认为,在我们的课堂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当遇到我们的确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时,合作才有必要;当观点可能出现分歧,思路可能有多样时,探讨才有价值。

  其次,要把握好合作时机,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价值。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否则就会产生依赖心理。时时合作、时时探究,也会使人产生厌倦的心理。

  第三,优等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后进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第四,注重老师自身参与。我认为:教师的角色不要只局限于讨论的组织者,教师如果能经常性地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并指导他们如何发表自我见解,或者以自己的发言暗示诱导学生如何发言,教给学生如何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学生一起讨论,逐渐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兴趣,将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2、轻负担可以高质量吗?试用教学案例说明。

  近几年,我们学校把“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体,相同的教学内容,但教师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思路,非常直观的就能比较出两堂课的优劣。所以,我认为轻负担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才有可能出高质量。

  附件:

  4.2代数式(新教师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关键

  1.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和列代数式。

  2.难点:例2涉及的量较多,列代数式时又涉及加、乘、除多种运算,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3.关键:弄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提出课本引例要学生思考:一隧道长a米,一列火车长180米。如果该列车穿过隧道的时间为t分,则列车的速度怎么表示?你能得出上面节前语问题情境中表示列车速度的算式吗?

  2.学生思考后教师给出答案并提示,火车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经历的不是a米,而是(a+180)米,所以本题的算式是(a+180)/t米,我们把(a+180)/t叫做代数式,它的特征是(1)、式中有英文字母;(2)、字母与数字是用运算符号连结起来的。本节课将探究代数式。

  3.教师板书:4.2代数式

  二、新课讲解

  (一)探究代数式。

  1.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解答:

  (1)大米的单价是a元/千克,食油的单价是b元/千克,买10千克大米、2千克食油共需———元; (2)日平均气温是指一天中2:00,8:00,14:00,20:00四个时刻气温平均值。若上述四时刻的气温的摄氏度分别是a,b,c,d,则日平均气温是———–

  (3)一个五彩花圃的形状如图所示,它的面积为———-

  2.学生计算后教师给出答案并提问这些算式和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区别?

  3.教师给出代数式的定义:上面我们求出来的,含有字母的数学表达式称为代数式。一个代数式由数、表示数的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单独的一个字母也称代数式.这里的运算是指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

  (二)练习巩固

  1.师生合作解课本84页例1.

  2.解完后教师小结:代数式具有简明地、具有普遍意义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量,给出数量关系的研究带来方便。

  3.要求学生做课本85页“课内练习”中的第1题。

  4.师生合作解课本85页例2.

  一辆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城到B城需要t小时。如果该汽车增加V千米/小时,那么从A城到B城需要多少时间?

  教师层层设问,引导学生的思路:问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点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