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词:通信工程专业课程。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信息论与编码原理、通信原理、电视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天线与电波传播
广播电视发送方向:数字电视技术、广播电视发送技术、数字广播技术
移动通信方向: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移动电视技术
信息论与编码原理:本课程着重介绍信源的类型与特性、信源熵、信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数等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以及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这些信息论与编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通常意义的通信领域,如数字视音频处理和多媒体通信等,也适用于信息安全等计算机信息处理和管理等专门领域的需要。
通信原理:本课程以当前广泛应用的通信系统和代表发展趋势的通信技术为背景,系统介绍数字通信基本原理,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知识。课程第1-3章介绍通信基础知识,其中包括其它章节所需的随机信号与噪声分析的数学知识,第4-5章论述模拟信号数字化和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基本原理,第6-7章阐述数字调制系统和最佳接收原理。
电视原理:“电视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原理与应用结合较紧密的课程,是从事广播电视、现代多媒体通信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电视原理”课程内容包括了传统的黑白电视、彩色电视传像和显示的基本原理。教学内容体现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能及时反映电视技术最新的科技成果。
电磁场与电磁波: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分析矢量场时必须掌握的基本数学内容;第二部分为静态场的学习,包括静电场、恒定电场以及恒定磁场,要求掌握它们的基本方程、基本定理以及公式,能够分析静电场的基本问题以及简单的工程应用;第三部分为时变电磁场以及电磁波的学习,要求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波动方程,以及在、半和导波装置中电磁波的分析方法,侧重点在第三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基础上,掌握电磁场的基本方程、基本定理和公式,加深对电磁场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电磁场问题的能力。
天线与电波传播:凡是借助于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系统,例如广播、电视、通讯、导航、雷达等,天线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微波技术,天线以及电波传播的理论基础;微波概念及传输线的特性,天线参数的定义与计算;线天线、口径天线和天线阵的分析方法;以及典型常用天线的工作原理、电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天波的传播,地表面波的传播,视距传播。
数字电视技术:主要介绍数字电视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电视数字化原理与接口、数字视音频压缩编码原理、数字视音频压缩标准、信道编码、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卫星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数字电视接收与业务信息。课程内容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能及时反映数字电视技术最新的科技成果(包括我国2005年颁布的视音频编码标准AVS、2006年颁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CMMB和数字地面电视广播标准GB20600)。
广播电视发送技术:着重讨论模拟广播电视发送技术,其中包括调幅广播、调频广播与电视广播发送技术。重点是讨论调幅、调频的理论,高频功率放大器构成与理论分析,阐述国内外在用的各类发射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技术。
数字广播技术:着重讨论数字声音广播技术,其中包括数字音频广播(DAB)、数字中短波广播(DRM和IBOC)、数字卫星广播等数字技术。重点是讨论、阐述、分析DAB和DRM的相关关键技术,例如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单频网技术。
移动通信:本课程主要介绍地面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知识。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无线通信信道的特性,电波传播基础;移动通信环境中的`调制解调技术;无线信道的噪声与干扰问题,抗干扰的措施;无线接入技术和无线信道的组网技术。在以上基础上,介绍常用移动通信系统原理,主要有FDMA 模拟蜂窝网,TDMA数字蜂窝网,CDMA码分多址蜂窝网系统。最后,介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和有关的通信新技术。
现代交换技术:现有的通信网,无论是广域网还是局域网,绝大多数都是交换式通信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交换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因此,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本课程主要讨论交换技术基础知识,交换的作用和地位、交换的基本思想,具体分析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交换、IP交换基本原理以及光交换等新技术。
移动电视技术:“移动电视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原理与应用结合较紧密的课程,是从事广播电视、现代数字通信、多媒体技术等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通信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特色课程。“移动电视技术”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视音频压缩编码技术、移动电视传输与组网技术、移动电视接收与应用技术。课程内容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能及时反映移动电视技术最新的科技成果。
其他专业课程:
电路分析、线性电子线路、非线性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
电路分析:该课程是学习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着重讨论集总参数、线性、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它以集总假设― 两类约束― 三个基本概念为知识结构主框架,按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构成内容体系,以突出电路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线性电子线路:该课程是工科本科学生的重要技术基础课之一,使学生掌握半导体器件及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学生今后学习通信、计算机等领域的知识打下基础。
非线性电子线路:该课程内容包括功率放大器、正弦振荡、模拟相乘器、混频器、振幅调制与检波、角度调制与解调等内容。该课程在内容上突出了实践和应用,加强了集成电路的介绍和软件工具的使用,有利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字电路:本课程主要介绍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测量技能及基本电路设计方法,内容包括逻辑代数运算的基本规则、组合逻辑部件及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时序逻辑部件及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数字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基本结构等。
信号与系统:该课程以通信和控制工程为主要背景,重点讨论确定性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系统的S域分析、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系统函数、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等。此外,介绍如何利用MATLAB软件对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析方法进行仿真。
数字信号处理:本课程是继《信号与系统》课程之后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快速傅里叶变换及其应用、数字滤波器的结构、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等。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该课程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实际应用课程。课程内容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线,结合所学的单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重点介绍MCS-51单片机系统中常用的接口技术,包括并行I/O口扩展技术、键盘及显示器接口技术、D/A和A/D接口技术、串行通讯接口技术以及计算机数据总线接口技术等,并提供相关的应用实例。
计算机网络:本课程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内容。本课程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讲解,同时反映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最新技术。本课程的内容对电信网络、广电网络的原理和设计也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部分系选修课:
通信工程导论、复变函数、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现代通信系统、专业英语、毕业设计指导
广播电视发送方向:卫星广播与数字微波传输、广播电视发送系统设计
移动通信方向:无线接入技术、移动电视系统设计
通信工程导论:通信工程导论是一门通信工程专业的概述性、导航性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应明确的认识和了解通信工程的主要内容、培养目标、素质规格和能力要求;明确的认识和了解本专业就业方向和学科前沿发展的方向;了解本专业主干课程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在学科中的地位。
复变函数:复变函数论是实变函数微积分的推广和发展。因此它不仅在内容上与实变函数微积分有许多类似之处,而且在研究问题的方面与逻辑结构方面也非常类似。而且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自然科学的众多领域,目前也被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电子工程等领域,因此这门课程是有关工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复数、复变函数、复变函数的解析性、复变函数积分、级数、留数等内容。
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本课程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前导课程。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和“基于项目教学”的全新课程理念,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把学习内容细化为学习领域和知识模块,重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使用学做相间、教学互动的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胜任以后的工作目标,通过各种测评手段,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为更好地学习更高层次的理论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代通信系统:本课程主要介绍目前广泛使用的通信网、通信系统及相应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