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词:应用题教学。
谈简单应用题教学
义务教材中十一类简单应用题分布在一至四册课本中,其解题方法与四测运算意义挂钓,不外乎加、减、乘、除四种方法。但是要真正理解应用题的类量关系及其结构就没那么容易了。因此在简单应用题教学中要把每一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与其数量关系分析清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品质,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我从教前、教时、教后三方面谈我在教学简单应用题时的几点经验。
一、在教学初级局部知识时注意渗透后续教学内容因素,为知识之间的渗透和正迁移提供条件。
1、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渗透“部分”与“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学习“求总数”“求部分数”(求剩余)应用题打下基础。如:3 认学生在说“3可以分成2和1”的基础上说“3可以分成两
1 2 部分,一部分是1,另一部分是2,把1和2这两部分合并起来就是3”。在数的组成教学中就渗透了”部分”、”总数”的数量关系。同时渗透线段图的画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总数、部分的关系。
1 2 ? 2 1 ?
① ────── ② ────── ③ ──────
? 3 3
通过对以上三个线段图的分析可以渗透”求总数”、”求部分”的’线段图。
2、在看图说话中渗透“同样多”、“相差”的概念,为学习“相差关系”应用题做好早期的孕伏。如:
…… 说话:①苹果对香蕉,一个对一个结同果样多。让学生用手…… 指,熟悉“同样多”这一概念。…… ②杯子对杯盖,一个对一个,杯子没有了,杯盖还有1个,杯盖比杯子多1个,杯盖比较多。…… ③杯子对杯盖,一个对一个,杯盖还有1个,杯子…… 没有了,杯子比杯盖少1个,杯子比较少。通过…… 这组看图说话可以让学生很早就认识“较大数”“较小数”并能很好的找出它们。
3、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感性知识。一、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很少,应用题往往不知其所云,这就更加谈不上理解题意了。所以在教前要给学生足够多的感性认识。有了教前以上三个方面的铺垫,教时就简单多了。
二、教学新知过程中,从“旧知”到“新知”,从“感知”到“认知”,从“顺向”到“逆向”。
1、在旧的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
新知识只有建立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新知识的难度才能下降。学生学
习才不会感到困难。而旧知识只有不断增加其内函和外延才能使之更加丰
富。
如:新授”比多比少”应用题时要注意复习旧知识并同新知识相结合。
在学习这类应用题前必须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同样多”“甲比乙多”
“乙比甲少”等概念。在前期看图说话渗透的基础上,在上新课前对这些
知识进行复习。学生在已经能够找出谁是“较大数”,谁是“较小数”,
谁是“相差数”的基础上再学“比多比少”的应用题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只要根据关键句、条件和问题就可以准确地分析出数量关系。”比多比少”
又是学习倍数应用题基础,他们之间关键是确定标准量。
2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