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

本文核心词:七仙女与董永的故事。

  “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故事是玉帝第七个女儿被“卖身葬父”的孝子董永打动,向往人间幸福生活,私自下凡与之结合,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

。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可谓家喻户晓。unjs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欢迎阅读。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流传广远的故事,竟然发生在汝南。

  在清朝嘉庆元年汝宁府知府德昌总修的《汝宁府志》关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中有如下记载:董永,千乘人也。少失母,汉末奉父避兵,寓居汝南。家贫佣耕,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曰:“后无钱还,当以身作奴。”葬毕,忽道遇一妇人,求为妻。永诣钱主,令织缣三百匹以偿。一月而毕,辞永去。乃曰:“我天之织女,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汝偿债。”言讫凌空而去。

  同时,志书中还记载,董永遇仙处在城西十里,后人曾在此修桥一座,命为“遇仙桥”,并建庙一座,名为“仙女庙”。明兵部尚书付振商曾为此桥赋过一首名为《仙桥夕照》的诗:“二孝庄前迹已陈/黄姑解佩旧河津/年年七夕通灵会/曾忆桥边会卺人。”

  正当我们在志书中觅踪寻迹时,县文管所的同志又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有力的佐证:2003年,县文物管理部门在开展文物普查时,曾在本县三里店乡十里铺村湖东村民组村民方振兴家里发现一帖石碑,石碑上雕有“仙女桥,汉董永遇仙处,清道光丁未年”字样。此碑现已被文管所收藏。得到这个线索后,我们及时驱车来到湖东村。

  在村民方振兴的院子里,老方一边摆弄着手中的活计,一边向我们介绍石碑的来历:这块石碑原来竖在宿鸭湖内的仙女桥上,1958年在开挖宿鸭湖时,湖区内的移民把这块石碑拖上湖岸。后来,湖东村的村民又把这块石碑拉到村中的水井边当成垫脚石。1986年,由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压井,村上那眼公用水井便废弃了,老方感觉到那块石碑似乎有保存价值,于是就把石碑移到家中存放起来,

资料共享平台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

  听了老方的讲述,我们问他能否回忆出仙女桥现在所处的确切位置,老方摇头。当我们露出失望的神情时,来老方家串门的叶长泰老人向我们提供了详尽的线索。他说,仙女桥已经淹没在湖区里,现在算来,仙女桥的.遗迹离宿鸭湖大坝大约有二里地。那是一座东西向的三孔石桥,长20多米,高2米左右。后人为纪念董永与七仙女,曾在石桥的西南处修建一座仙女庙,庙宇的正中端坐着七仙女青衣裹身的彩色塑像。叶长泰老人今年已经74岁了,在他的记忆中,这个简陋窄小的庙宇,在当时却是香客如织,四邻八村的乡亲们每年七七这天都要来这里祭祀祈福。

  由于董永遇仙的故事在当地流传已久,当我们离开湖东村来到志书上记载的十里铺村时,村里一位名叫牛清玉的老人又向我们详细描述了仙女桥的确切位置。他指着村外一条低洼的古河道告诉我们,从前,这里是汝南通往驻马店的唯一官道,顺着官道往西直行3里左右就是仙女桥。小时候,他和小伙伴经常在仙女桥上玩耍,仙女桥上的石板上,不仅有仙女下凡留下的脚印,还有仙女闲暇时嗑瓜子儿留下的密密麻麻的痕迹。说起董永遇仙的故事,老人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这个故事绝对是真实的,因为这个故事,后人把董永卖身葬父的村改为董会村。1958年开挖宿鸭湖时,库区中的董会村被集体迁移到现在的驿城区水屯镇。如今的董会村人丁兴旺,那里的乡亲一直铭记着这个传奇式的爱情故事。

  “天仙配”传说源于兴平

  翟崇仁的观点首先源于今陕西兴平市东北五里子孝村西那棵槐荫树,古朴高大,苍劲叶茂,充满仙姿神韵。记者目测这棵古槐树干胸径在1.5米以上,当地传说董永就是在这棵树下与七仙女相遇,并以树为媒成婚的。原兴平县文化馆馆长薛凡回忆,在他小的时候,槐荫树旁曾有槐荫庙,其上碑文云:“常言树大有神,必先有其感而后信其非虚。兹我村庄南有一古槐,传言孝子董永遇仙姑于树下,唐国公勒马称赞……”而在市北环路北东堡子,沿高干渠坡下尚存遇仙桥(上世纪70年代平整土地暂埋地下一米处),桥墩桥拱均以石砌成,上端有篆刻“遇仙桥”字样,当地传说七仙女就是在这座桥上将儿子送给董永的。

  当地年逾七旬的梁姓老人向记者回忆,遇仙桥东北半坡处,曾有双冢(有人称为“两冢”),梁老先生说他到现在还印象深刻,两冢大概有二层楼那么高,村民们传说那就是董永和七仙女的墓,虽然墓早就被平掉了,但他们对两冢的所在地还是记忆犹新。翟崇仁介绍,现兴平市南有村叫董家店,传说这就是董永的住址,该村老支书生前曾说:“旧时董家曾有董永、七仙女画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