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山

本文核心词:珞珈山。

珞珈山

珞珈山

珞珈山(珞珈山)

珞珈山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中部,东湖西南岸边,由十几个相连的小山组成,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武汉大学就坐落在此。珞珈山山顶海拔118.5米,为东湖南岸临湖最高峰,山顶可远眺东湖全景和武汉景色。珞珈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明显,植物茂盛,大部分植物由国立武汉大学引种。珞珈山名副其实遍地是名胜,现有周恩来故居,郭沫若、郁达夫、蒋介石别墅。

目录简介周围环境文化底蕴开发沿革收缩展开简介

珞珈山,原名罗家山,亦名落袈山。珞珈山现在这个名字,是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改的。珞,是石头坚硬的意思;珈,是古代妇女戴的头饰。“落驾”与“珞珈”二字谐音,寓意当年在落驾山筚路蓝缕、辟山建校的艰难。

周围环境

总体风光

珞珈山坐落在在湖北武昌东郊。巍峨横亘,冈峦连绵,花木葱茏,建筑明丽,地处东湖之滨,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成为一组胜景,远近传闻。海拔93米。其东部山脚高低起伏,吞吐曲折,湖水拍击,喷珠溅玉;山腰佳木交碧,奇花织锦,篱笆错落,房舍雅致;每年樱花盛开时,落英缤纷,令人陶醉。从山腰至山顶,林深茂密,摇苍飞翠,遮日蔽月,深幽秘邃。珞珈山之上下,巨岩层现,奇石峭立,小径曲绕,异鸟时鸣。

特色景物

武汉大学坐落在珞珈山之西部,依山构造,建筑富丽。近山湖水中有浪淘石,累累罗列,附近还有六一纪念亭、六一烈士墓等革命纪念建筑物和航海俱乐部、游泳池等体育设施,使此山更显辉煌瑰丽,益增游人欣赏雅兴。武汉大学的樱花道,位于前理学院和老图书馆的下方。道两旁的樱花树枝干壮实、排列整齐。每年的3月至4月初,繁花满枝。樱花花期仅为一周,每到落花时节,落英缤纷的樱花又为大地铺上了一层浅浅的“花毯”。每年开花时节,赏花的游人络绎不绝。

植物

珞珈山植物茂盛。大部分种类的植物都是国立武汉大学建立后引种的。 1933年9月武汉大学植物园开始筹建,植针叶树19种,阔叶树215种,并得到美国哈佛大学Arhold树木园、英国皇家植物园、日本农林省林业试业场等惠赠的800多种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因抗战形势所迫,1938年武汉大学西迁四川乐山,果树和林场大量荒芜。直至1946年迁回珞珈山,再次引进湖北神农架、安徽黄山,江西庐山,云贵地区等地的大量种苗并进行培育。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珞珈山有种子植物120科558属800多种,其中11科17种为珍稀濒危植物。此外,还有大量小灌木,野生草本植物,药用植物和岩生植物。

文化底蕴

珞珈山名副其实遍地是名胜。国共合作抗日时期,武汉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它一度成为全国抗战中心。蒋介石、周恩来那时都在武汉,就住在这珞珈山。如今,他们的旧居都保存完好。珞珈山腰,有十几栋小别墅,住过很多名人。郭沫若、郁达夫的别墅离蒋介石的别墅很近,仅几步路。军政界要员离开武汉后,这些别墅就还给了从乐山归来的武大教授们。现今,教授们嫌住在山上不方便,这几年都下山住新公寓了,别墅大多空了下来。我每次爬山,都要从周恩来的别墅经过,荒草萋萋,蛛网残破,只一个红灯笼仍然十分夺目,大概是以前的主人挂上的,不知出于何种想法。不过,有它,倒的确凸现出它的’卓异不凡,让人联想到那火红的年代。 珞珈山下是教授们的公寓。于是,这珞珈山就成了教授们每日锻炼的宝地。我每日至少要上山一次,山腰有一条环山砂石路。在这条道行走,你不会感到你是在一个学校中,在一座闹市中,因为它给你的感觉与许多著名风景区给你的感觉是一样的。我在山腰上散步,总是联想到在南岳衡山从磨镜台到南台寺去的那条林间小道,完全是一样的林木森森,一样的鸟语花香,一样的幽静中略带几分荒凉。 珞珈山的山顶倒别具一番滋味,山顶有十几个大坑,据说是抗日时中国军队挖的掩体。山上多奇石,我在黄山、雁荡山、崂山看到过的那些奇石,在珞珈山上似乎都能看到,但是它太小了,引不起人们的注意。你如果不在乎它的大小,就能发现无穷的意味。差不多每一块石头都能看出点什么,有的如狮虎蹲踞,有的如神龟啸天,有的如情侣相对,有的如旌旗猎猎,有的如锦书插架,有的如天门洞开。 珞珈山顶有一塔,为水塔,但采用佛教宝塔形,倒也成了一景。塔下十数步,有一处是眺望东湖的最佳处。纵目望去,水天空阔远山隐隐,帆影点点,让人心竞神驰,物我两忘,不知身在何处。珞珈,武大人最大的福。

开发沿革

1928年以前,珞珈山(原名落驾山、罗家山等)为武昌老城郊外的一座荒山,无大型人工建筑和公路。山上绿树成荫,山脚除北临东湖外其余皆为大片田野。上山者多是来采摘草药、打猎和祭祖拜坟。1928年8月,以地质学家李四光为委员长、以林学家叶雅各为秘书的国立武汉大学新校舍建筑设备委员会决定在珞珈山修建武大新校舍,邀请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对中国建筑艺术颇有研究的建筑师开尔斯(FHKales)先生从上海来武汉设计校园总体布局和规划,聘请同样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缪恩钊先生任新校舍监造工程师。1929年,开始修筑武昌街道口至珞珈山的公路。武汉大学新校舍一期工程于1930年3月开工,1932年1月完工;二期工程于1932年2月开工,1937年7月完工。1938年3、4月间,武汉被日军三面包围,武大被迫西迁至四川乐山,武大珞珈山校园成为国民政府领导武汉会战的军事指挥中枢。1938年期间,每次日机的航路都经过珞珈山上空却从未进行过轰炸。同年10月武汉沦陷后,日军将珞珈山校园辟为其中原司令部,“本亲善之旨”“以资保全原貌”。因此珞珈山校舍极为难得的整体保存至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珞珈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