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词:吆喝声。
描写吆喝声的作文
五・一放假,带着儿子回家看望父母,正值家乡中稻田翻耕时节,也是小农忙季节。父母都去了田里,我带着儿子去父母的菜园子摘菜。
父母的菜园子距家很近,走路一分钟就到了。路过小桥时,儿子看到路边的稻田埂边放了一副犁杖,特别新奇地问我:“妈妈,这是什么东西,我怎么从来没见过?”“啊!这是犁田用的犁杖,你没见过吗?”我很惊讶。不过仔细想想,也就释然了。儿子自三岁半起就一直跟着我们在广东上学,偶尔回家一次也很难见到这些东西。于是,我便细致地向儿子介绍犁杖的用途和犁杖各部分的名称。
正在我们娘儿俩聊着的时候,村里的荣华大哥赶着一头黄牛来了。我灵机一动,连忙对儿子说:“你是不是很想看看犁杖是怎么犁田的呀?”儿子眨巴着好奇的眼睛,忙不迭地点头。“那你就站在这里看叔叔怎么犁田吧!等我摘完菜再带你回家。”儿子使劲地点点头,便回过头睁着双眼一眨也不眨地看着刚下田的人和牛,眼里充满了好奇与探究。
荣华哥打趣到,“诗诚,是不是从来没见过牛耕田呀?”我代他回答到,“是啊,他打小就跟着我们在广东上学,连犁杖都不认识呢,一看到犁杖就觉得特别新奇,我让他在这里看你犁田,以满足他的好奇心。”“那好啊,今天就在这里看我犁田吧!我教你怎么犁田,等学会了让你妈妈给你交学费,行不行呀?”儿子一言不发,只是紧紧地盯着他给牛套犁杖。
父母的菜园子就在稻田右边,叮嘱儿子一番后,我便走进菜园子开始摘菜。儿子就站在稻田埂上看犁田,那副认真劲儿不亚于一个认真学习的学徒。
半小时后,我摘完菜来到儿子身旁。看到儿子一边看犁田,一边饶有兴致地学着吆喝牛,“转来!”、“瞎眼了!”、“走到哪里去了?”、“歪了,歪了!”、“嗨m!”、“再走一步,还没到边呢!”……听着儿子用那半生不熟的家乡话来吆喝,我不禁莞尔一笑。儿子回头看了我一眼后,继续吆喝着,似乎是兴趣盎然。
我放眼望去,只见稻田里的泥土在犁杖的翻耕下,已经有少半翻转过来,整整齐齐地躺在泥水里,悠然自得地享受着太阳的照耀。随着一牛一人的亲密配合,犁铧掀起一道水浪,新泥便翻滚在犁铧下,欣喜地打量着这个新奇的世界,倘徉在温暖的阳光下,满足地吸取着大地的精华。
太阳虽然不是很猛烈,但在阳光下晒了大半个小时后,儿子的脸已经泛着红色,我催促儿子回家,可儿子并不想走,先是说再看一会吧,然后又说他要留下来看,让我先回家做饭。很难得儿子对这事会这么上心,心下一细想,作为农村孩子,也该让他多了解一些农村的事物,多学习一些农活的操作,就算是不去参加田间的劳作,至少也能了解到自己祖辈的艰辛与不易,便没再强拉儿子回家。叮嘱儿子一番后,我便提着菜篮子回家。
身后的吆喝声好似天籁,将我唤回到了童年时代。
那时,家乡种的是双季稻,在那个年代,没有耕田机,也没有收割机。所以,几乎每家每户都有饲养牛,因为牛是那时耕田人家里必不可少的,可以说耕牛是劳动人民的命根子,比几个劳动力都强。
每到耕田的季节,每家的男人都会扶犁下田。若是家里的男人意外受伤,不能下田,女人都会扶犁下田,只因季节不等人。这时,空旷的田野热闹非凡,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回荡在田野上空,谱成一曲最原始、最粗犷的旋律,犹如奏响一道嘹亮的`号角,拉开了农耕的序幕。
犁铧翻滚,吆喝四起,无数的汗水滴落在田间地头,农耕的乐曲唱响在山谷田野。农民们劲头十足,毫不吝啬地挥洒汗水。他们深知,没有春耕的艰辛劳作,就不会有秋季那硕果累累的丰收。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会跟随在青壮年的身后,争分夺秒地奋战在广袤的土地上,精心播种与耕耘。那是辛劳与喜悦并存,付出与成长同步的年代。
随着时代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得越来越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工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让那些老旧的劳作方式逐渐地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机器代替了古老的人力劳作。农村的牛越来越少,犁耙也完成其光荣的使命,渐渐退隐,而那些嘹亮的吆喝声也渐行渐远。
以前,农村的男孩子从十一、二岁开始就得跟着父辈学习犁田,无论他的文化水平有多高,都会扶犁下田,熟悉一切耕田的操作程序。村里好些大学毕业后在外参加工作的人,农忙时回到家都会跟着家里人一起参加劳作。而现在的孩子们,十几二十岁不会插秧的都多如牛毛。
生活富裕了,人们越来越少参加劳作了,而昔日那些常见的吆喝声更是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远得好像已经是上个世纪的古老神话里的一个音符。说不定哪天就会消失在人间,成为再也无法听闻得到的天籁之音。
当然,随着消失的吆喝声还有很多,比如那些走乡串户的小货郎那一声声嘹亮的、风格迥异的吆喝声,还有炸爆米花那雷鸣般清脆的爆破声,以及杂耍班子下村表演前通知大家前去观看的吆喝声……早已几近绝迹。若想再次聆听,可能只有到那些老电影里去才能够欣赏得到了。
我深深地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难忘的记忆以及那些温馨的画面都会必然地流逝在历史的长河,就像昔日这些清脆悦耳的吆喝声,终有一天会销声匿迹,被遗忘在世界的角落。
纵然如此,昔日那些勤劳奋进的祖辈们的身影依然会刻印在我们的脑海,成为永远都不会泯灭的光辉印记;那些清脆嘹亮的吆喝声依然会透过世纪的时空,响彻在我们的梦里,撞击着我们的灵魂。无论何时忆起,都会是最隽永与无法忘却的温馨一幕。同时,这也是时代刻下的特殊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