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我们放风筝去的散文

本文核心词:我们的风筝。

三月,我们放风筝去的散文

  每至春日,每至春风将新绽的叶儿摇动,每至桃李捧出了一树鲜花,总有个声音在我的耳畔轻喊着:三月,我们放风筝去。多么温馨而带有极强诱惑力的话语啊!

  我便总会一刻也坐不住地跃

  跃欲试,当然,我的孩子或许也着急了呢!在我的身旁不断地拉扯着我的胳膊,将一句“放风筝”反复的重复。

  天上已飞起了花花绿绿的风筝,我们的也已被我举过了头顶,单等我轻轻地松开,孩子便会牵着它奔跑起来,将其送上淡蓝色的天空,与那些色彩不一的风筝们一起嬉戏。

  我却忽然间想起了我儿时的风筝,儿时的风筝是不能用花花绿绿来形容的,虽然它有时候也会带点彩色,但其色彩是否艳丽却要取决于所用报纸的插图了,插图漂亮自然会有美丽的颜色。

  大多时候是没有的,白纸黑字的报纸,却也不曾为此烦恼,只要它平整,这是我们唯一的要求;从淘汰不用的破竹帘上拆几根竹丝来,再趁母亲不注意,偷偷抓出一把面粉,开水烫了,打成浆糊,一毛钱的缝纫线还得有一卷,这样做风筝的材料就算齐备了。

  对于风筝的形状则不怎么挑剔,怎么样都行,原则上只要能稳稳地飞上天空,我们就会蹦着高地欢呼。

  其实说起样式经常做的也就是人们称之为“屁股帘”的玩意儿,名字不怎么雅致,却一样能优雅地冲上云霄。做法也相当的简单,折长短不一的四根竹丝儿,用线将其扎成风筝的骨架,将报纸用浆糊粘附其上,成了一个大大的“品”字,宽点的那一边是风筝的头,窄的是尾,再裁出三四指宽的纸条,一条条粘接起来,分两组贴在“品”字窄的一边,这就是它飘逸的尾巴,而后挂上缝纫线,整个晾干便可飞出一个精彩来。

  有时也会换个样式,后半部省了横搭的竹丝,将贴在尾部的纸张裁成半圆形,两只尾巴的根部也粘在一处,这就精致了许多,讲究一点的.还会换成白纸,但依然朴实无华。

  最简单的是将竹丝弯成圆圈,不能太大,用线固定,取稍微厚实点的纸沿着竹圈粘贴,做成一个筒状,竹丝上再穿上长长的缝纫线,也能飞起来,却似乎不能持久,非得牵着一直跑才行,很使人纠结。

  我们的老师也喜欢手工,我曾见他做过一只木质的航模,借助皮筋的力量也能在空中盘旋几圈。除此之外他就做过一只特别大且十分漂亮的风筝,纸用的是那种厚实的牛皮纸,自然不会像我们那种稍不留神便被树枝或者其它东西划破。

  不过我们还是喜欢玩自己做的,依然在其飞上天空之后争论着谁的风筝飞得高,谁的会停留更久。

  总觉得那种自己做的,即使形状不怎么美观,色彩也不会招来旁人的赞叹,它却应该是最美的,这种美不在于其外在形式,在于制作者的心海怎样的为其翻腾,在于看着自己的杰作会产生怎样的一种无可替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三月,我们放风筝去的散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