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意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反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安史之乱迫使诗人携妻带子流落到四川,多年的颠沛流离、风雨漂泊的生活终于在胜利的喜讯中成为过去,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祥和的日子,想起这些,诗人悲喜交加,欣喜若狂,喜极而泣,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该诗内容明白话,却又蕴含着深厚、强烈地爱国情感。在语言表达上该诗也没有堆砌的华丽词藻,没有生僻难懂的典故,完全是深厚、强烈的感情的自然流露。在教学本课时,除了让学生懂读,懂背古诗,还要感受诗人因多年战乱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让学生学习诗歌中流露出的赤诚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是硬塞给学生的,而是采用了潜移默化,让学生在古诗的朗读与时代浪潮的撞击中学到课文的情感目标。
一、认识诗人,了解创作背景。
有些古诗的年代相当久远,如何让学生与诗人对话,了解诗人,必须创设机会让学生认识诗人,了解诗创作背景,下如奥苏贝尔的学习认知结构中提出的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而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要具备古诗的时代背景,诗人的情感品性等知识基础。因此本课的教学导入环节我让学生清楚诗的时代背景,诗人的生活经历非常重要。我是这样做的:“同学们,了解大诗人杜甫吗?学过他的哪些诗呢?”由学生的回答相机介绍诗人及创作的背景。再导入课文《闻官司军收河南河北》。
二、理解诗题意思
“同学们,这首诗讲什么事呢?看看这题目,看看有什么收获?”由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诗的意思。这样的设计意思是帮助学生弄懂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会喜欲狂的原因,为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作下了一个很好铺垫。
三、以“读”为基础,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因此让学生以“读”为基础,在读中理解本诗的大意,在读中感悟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非常有益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本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人深深的爱国之情,我设计了“五”次读。第一次读的任务是扫清障碍,把诗读通。,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并检查。
第二次读的任务是弄清诗意,把诗读懂。这一环节我是分三步进行的:
为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养成自已读忆的习惯,我设计第一步:结合注释初步弄清诗意,弄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第二步是学生质疑,小组讨论,教师指导进一步弄清诗意;
这里让学生重点理解两个问题:
(1)诗中介绍了几个地名?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读书,质疑,交流,找出原因,再出示课件,利用地图直观地向学生介绍它们的地理位置,(安史之乱时,叛军占领了这里:河南、河北。而诗人也由老家洛阳流落到四川的剑外。当唐王朝军队平定叛乱,相继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传到四川的剑外时,诗人是欣喜若狂,心中早已计划好回乡的路线,那就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理解“衣裳”“妻子”“青春”的意思。两个问题的解决是扫清文字、词语的障碍之后,引导学生串词成句,说句意,串句成篇,说诗意。这样的设计只是对诗的意境的’初步体验,犹如蜻蜓点水。要使头脑中对诗的意境体验更具体、更丰富,真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悟诗情。
第三次读,读懂全诗。教学时,我提出了四个问题:
1、通过读本诗,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2、从诗人的哪些行为可以体会到他“喜欲狂”的心情?诗人为谁而喜?
3、本诗中的最后两句写的是什么?
4、四个地名连用是否显得重复累赘?学生有目的地读诗,通过自读后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并从‘泪满衣裳、漫卷诗书、放歌纵酒、青春还乡’这些行为上可以看出他的心情。诗人为官军收河南河北而喜,为祖国的统一而喜。本诗的最后两句写的是诗人想好的回家路线,四个地名连用不显得累赘,因为这样用更能表达诗人的喜欲狂、归心似箭,虽然离家乡千里之遥,仿佛一转眼就可以到达。
第四次读的任务是悟出情感,在回答了“诗人为谁而喜?”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读本诗感悟诗人的情感已是水到渠成,无半点矫揉造作之感。让学生再读本诗,从而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原因,感悟诗人对祖国、对人民深深地热爱。
第五次读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个性地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好诗不厌百回读”,为了使学生读出味来,读出感受来,我分为三点进行教学:①尝试读,让学生凭着经验自己有感情地朗读;②示范读,准确讲解停顿、重音,要求学生读出喜悦心情来;③反复练读,采取个别读,小组读,男女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最后熟读成诵,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
这首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情感丰富,语句简炼,琅琅上口。古诗教学让学生通过读欣赏、体会。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教学中由学生的初读,到读懂,到感悟吟诵这一系列的读诗过程都意在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品味。
四、注重课外延伸
这首诗,学生受到了爱国情感的教育,古往今来,有许多的爱国诗和爱国诗人,课后,再让学生搜集爱国诗,体会爱国诗中的爱国情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书网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