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词:何伟甲骨文。
《甲骨文》的读后感
《甲骨文》的读后感
在天津,这样的下午并不是一个让人很舒心的时段。外面是有些雾霾的气息的,不过却让我异常地喜欢。窗外,白蒙蒙的一片,有种梦幻的感觉。如果认真地看天空,会隐隐看到些许淡淡的蓝,但竟是有些怀疑自己的视力,也许那些蓝是幻想的结果,索性便不再寻找了,天空恢复其全白的状态。太阳只剩下柔柔的黄,有着暖暖的余温,看不清它的轮廓,然而感觉似乎恰到好处。
树的叶子随着风力的大小,不断地变换着摆动幅度,有几棵树的叶子是已经变黄了的,在风的吹拂下三三两两的飘落下来,轻轻地落在还很绿的草坪上,不觉中就产生了想捡起来的念头。熟悉的小路上,行人不断的出现,消失……偶然间看到相识的面容,心中会不禁欢喜一番。
回到教室里,窗边,小小的人儿,一张书桌,一本薄书。翻开扉页,思绪不由的飞离了这个时空……
刚刚读完何伟的《甲骨文》中”四合院”这章。坦诚的说,时至今日,只在视频中看到过四合院的身影。虽不陌生,但在这之前,对它的印象只停留在”是一种中国典型的建筑形式”上,并没有多少情愫在里面。但读完之后,猛然认识到这种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的传承。
就随着作者来到这样的地点,这这样的时空吧:
初秋的北京,气温已有所下降。路上行人匆匆,跟着小贩的脚步,进入道道难以辨认的胡同小巷,随后便听到一声声极富音调的叫卖声。小巷热闹了起来,一扇门开了,又一扇开了……静谧的巷子有了期待的生机,不管是邻人,还是小贩,都在有说有笑地讨价还价着。看得出这种交谈并没有不和谐,反而有种浓浓的感情在里面,而这种感情就像是从一幢幢小小的院子里酝酿出来的。院子平时的隔离似乎是为了更好的孕育的感情,只留下一扇小小的门,时时传递着这种友好……
不久,小贩走了,那一扇扇小小的门关上了。胡同里的一切恢复了正常,只是小贩的脸上多了一丝笑容,渐渐的消失在某个拐角处……
一条条胡同,一幢幢合院,一代又一代的人儿,只是在过着各自平淡的生活,却创造出了一种文化,一种有关家的文化。这种传承也便成了一种历史,一种有关于建筑感情的历史。只是,不知道,现在的我们还有多少”四合院”感情……
思绪继续肆意的回旋着,耳边又响起了小贩的叫卖声,悠长,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