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网全书网全书网

所有文章 第4849页

成语

二年级成语“弹冠振衣”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弹冠振衣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弹冠振衣出处】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曰:‘吾闻之, 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弹冠振衣故事】: 战国时候, 楚国的大诗人屈原因直言敢, 屡遭贬责。尽管如此, 他一直心忧祖...

阅读(706)赞 (11)

成语

一年级成语“春露秋霜”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春露秋霜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春露秋霜出处】 《礼记·祭义》:“是故君子合诸天道, 春禘秋尝。霜露既降, 君子履之, 必有凄怆之心, 非其寒之谓也; 春, 雨露既濡, 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 如将见之。” 【春露秋霜故事】: 这是说的民俗中祭祖先的事。每到...

阅读(627)赞 (11)

成语

一年级成语“草行露宿”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草行露宿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草行露宿出处】 《晋书·谢玄传》:“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草行露宿故事】: 公元383年秦王苻坚以百万大军进攻东晋,东晋的谢石、谢玄带领八万军队抵敌,两军对峙在淝水两岸。谢...

阅读(284)赞 (11)

成语

六年级成语“心灰意懒”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心灰意懒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心灰意懒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既是贤弟有此诚意,教老孙进退两难。” 【心灰意懒故事】: 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了号山,这山是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镇守的。他知道唐僧是金蝉...

阅读(730)赞 (11)

成语

1-6年级成语“拂袖而去”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拂袖而去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拂袖而去出处】 《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献之)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 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拂袖而去故...

阅读(570)赞 (11)

成语

中国成语“临渴掘井”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临渴掘井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临渴掘井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溺者不问坠,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临渴掘井故事】: 鲁昭公失了国逃到齐国,齐景公问他:“你年纪这...

阅读(355)赞 (11)

成语

五年级成语“斯文扫地”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斯文扫地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斯文扫地出处】 《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 匡人其如予如!” 【斯文扫地故事】: 春秋时代, 鲁国的贵族季氏, 有个家臣叫阳虎。阳虎仗势暴虐害民, 横行不法, 匡地的百姓对他恨之入...

阅读(756)赞 (11)

成语

四字成语成语“不教而诛”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不教而诛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不教而诛出处】 《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子与人也,出入之吝谓之有司。” 【不教而诛故事】: 有一天,子张向老师孔子请教如何治理政事的问题,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政,这样就可...

阅读(603)赞 (11)

成语

4年级成语“金刚怒目”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金刚怒目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金刚怒目出处】 《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金刚怒目故事】: 隋朝时,吏部侍郎薛道衡,喜好游历名胜古迹。一次,他去钟山游览,只见群峰峥嵘,众山叠岩,虎踞龙盘,气势雄伟。...

阅读(654)赞 (11)

成语

常用成语“自知之明”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自知之明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自知之明出处】 《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新唐书》:“人, 苦不自觉耳。” 【自知之明故事】: 有一次, 唐太宗李世民同大臣们议论起弓箭来。他说: 他自幼喜爱弓箭, 曾得到十张良弓, 就自以为这都再好不过了,...

阅读(581)赞 (11)

成语

1年级成语“怨天尤人”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怨天尤人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怨天尤人出处】 《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怨天尤人故事】: 孔子满腹经纶,但始终没有得到诸侯的重用。有一天,孔子叹息说:“没有人...

阅读(611)赞 (11)

成语

中国成语“却之不恭”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却之不恭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却之不恭出处】 《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 何哉?” 【却之不恭故事】: 孟子有个门生叫万章, 一次, 他登门向老师求教关于在交际上如何对待人的问题。孟子说:“对人应该恭敬。”万章说:“俗话说:‘一再推却、拒绝别人的礼...

阅读(714)赞 (11)

成语

六年级成语“具体而微”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具体而微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具体而微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有、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 【具体而微故事】: 有一次,公孙丑和孟子作了一次长谈,从假如孟子担任齐国的卿相会不会动心谈起,一直...

阅读(460)赞 (11)

成语

中国成语“推己及人”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推己及人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推己及人出处】 《论语·卫灵公》:“子贡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朱熹注:‘推己及物’。” 【推己及人故事】: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 他虚心好学, 胸有大志, 常常考虑立身行...

阅读(508)赞 (11)

成语

中国成语“文过饰非”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文过饰非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文过饰非出处】 《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 【文过饰非故事】: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一天,有个人来向子夏请教,那人说:“我无意中犯了错误,自己也知道错了,就是没有勇气承认,我想悄悄的改正掉,不知我的想法对不对,请先生赐教...

阅读(455)赞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