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网全书网全书网

所有文章 第4853页

歌词

my way 歌词(张敬轩演唱)

发布于 2020-06-27

今天美文风歌词网分享歌手张敬轩的《My Way (粤语)》的歌词,此外张敬轩还演唱过《只是太爱你歌词》、《百年树木歌词》、《不吐不快歌词》、《青春常驻歌词》、《衬歌词》、《断点歌词》、《感情寄生族歌词》、《春秋歌词》、《缺歌词》、《樱花树下歌词》、等好听的歌,美文风歌词网会陆续更...

阅读(315)赞 (12)

成语

六年级成语“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故事】: 西汉时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任太史令时,因为对投降匈奴的李陵开脱罪责,被汉武帝下入...

阅读(275)赞 (6)

成语

常用成语“心无旁骛;心有旁骛”的拼音,意思,反义词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心有旁骛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一些人以数不清的学术头衔包装自己,做学问的态度极不端正,虽身在学术界,却心有旁骛。或热衷于浮名,或竞逐于市利,或垂涎于权势。……所以,要遏制学术腐败,需要考虑建立一套透明的学术评价体系、学术监督机制以及学术危机处理机制。那种靠投机...

阅读(669)赞 (6)

成语

四字成语成语“求仁得仁”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求仁得仁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求仁得仁出处】 《论语·述而》:“(子贡)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 又何怨?’” 【求仁得仁故事】: 春秋时, 卫君灵公把儿子蒯聩驱逐出卫国。后来,卫灵公死了,国人就立蒯聩...

阅读(339)赞 (7)

成语

1年级成语“不舞之鹤”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不舞之鹤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不舞之鹤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 客试使驱来氃氋, 而不肯舞。” 【不舞之鹤故事】: 西晋有个大臣,名叫羊祜,字叔子。他曾以尚书左仆射都督荆州诸军事, 出镇襄阳。在镇十年,他...

阅读(709)赞 (3)

成语

四年级成语“鹑衣百结”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鹑衣百结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鹑衣百结出处】 《荀子·大略》:“子夏贫,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 【鹑衣百结故事】: 孔子的学生子夏,家里很穷,身上穿的衣服补了又补,补丁连缀着就象鹌鹑的秃尾巴。...

阅读(439)赞 (5)

成语

常用成语“下车泣罪”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下车泣罪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下车泣罪出处】 汉 刘向《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 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夫罪人不顺道, 故使然焉, 君王何为痛之至于此也?’禹曰:‘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 今寡人为君也, 百姓各自以其心为心, 是以痛之也,’” 【下...

阅读(571)赞 (3)

成语

1-6年级成语“举措失当”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举措失当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举措失当出处】 《管子·卷十七·禁藏》:“举措不当,众民不能成。” 【举措失当故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秦王朝的统治,始皇曾先后多次巡视全国各地。公元219年,始皇东巡上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后继续东巡到海边,登琅琊山,留...

阅读(565)赞 (3)

成语

五年级成语“有名无实;有实无名”的拼音,意思,反义词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有实无名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提高知名度,不要笼统地喊,一般应在两种情况下:一是“有实无名”,如某人、某产品、某地方,出类拔萃,有独到之处,但鲜为人知。……但在另外情况下,如“有名无实”、“名高实微”时,就不是搞什么“知名度”的问题了,而应努力“充其实”,以使...

阅读(700)赞 (4)

成语

4年级成语“属毛离里”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属毛离里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属毛离里出处】 《诗经·小雅·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属于里?” 【属毛离里故事】: 传说周幽王同太子宜臼的关系一度搞得很坏,最后竟把太子逐出了京城。还有周宣王时的大臣尹吉甫,宠爱后妻,将前妻的儿子伯奇逐出了家...

阅读(368)赞 (4)

成语

五年级成语“观过知仁”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观过知仁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观过知仁出处】 《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观过知仁故事】: 孔子有个学生犯了错误,其他学生便冷落那个学生,以为他是个不仁之徒。孔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一天上课时,孔子说:“人的行为有错处,这是...

阅读(457)赞 (5)

成语

6年级成语“提纲挈领”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提纲挈领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提纲挈领出处】 《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理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飱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提纲挈领故事】: 战国时代的荀子,经常给学生讲学习的道理和方...

阅读(292)赞 (5)

成语

二年级成语“三战三北”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三战三北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三战三北出处】 《国语·吴语》:“吴师大北。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之于没。又郊败之。三战三北,乃至于吴。” 【三战三北故事】: 春秋时代,吴国和越国为了争夺霸主,常常挑起事端,连年战争不断。有一次,吴越之间又发生了大...

阅读(347)赞 (5)

成语

二年级成语“举直错枉”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举直错枉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举直错枉出处】 《论语·为政》:“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 ‘举直错诸枉, 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 则民不服。’” 【举直错枉故事】: 鲁哀公执政的时候, 已经是春秋的末期了,这时社会更加动荡、混乱, 政局变化多端。...

阅读(652)赞 (5)

成语

3年级成语“两败俱伤”的意思,出处,故事

发布于 2020-06-27

本文分享两败俱伤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两败俱伤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免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两败俱伤故事】: 战国时,有一...

阅读(397)赞 (6)